Invikafusp Alfa在PD-(L)1耐药的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抗肿瘤功效
Invikafusp Alfa作为一种新型的选择性双T细胞激动剂,在PD-(L)1耐药的实体瘤患者中展现出了显著的单药活性,这一发现为耐药实体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临床试验概况
试验名称:STARt-001试验(NCT05592626)
试验阶段:1/2期
主要药物:Invikafusp Alfa
试验目的:评估Invikafusp Alfa在PD-(L)1耐药的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抗肿瘤功效。
二、试验结果
疾病控制率(DCR):所有剂量组的数据均优于先前抗PD-(L)1治疗的32% DCR,达到50%。
肿瘤缩小:在最佳生物剂量范围内,7名患者经历了肿瘤缩小,其中2名患者确认部分缓解。
疗效信号:最强的疗效信号出现在肿瘤突变负荷高(TMB-H)人群中,特别是微卫星稳定(MSS)结直肠癌(CRC)患者。
三、药物机制与作用特点
作用机制:Invikafusp Alfa通过抗体结合的抗Vβ TCR部分与选择性表达Vβ6或Vβ10的T细胞结合,并将白细胞介素2(IL-2)带到抗体的另一臂上,从而特异性地激活这些T细胞。
T细胞选择性:Vβ6或Vβ10 T细胞是多种不同肿瘤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表达最高的T细胞之一,这使得Invikafusp Alfa能够精准地靶向并激活这些具有抗肿瘤潜力的T细胞。
四、患者入选标准与基线特征
入选标准:患者需患有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且这些实体瘤具有TMB-H、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病毒相关性癌症。此外,患者还需满足ECOG表现状态为0或1,并允许事先接受抗PD-(L)1治疗。
基线特征:主要队列招募了28名患者,代表了16种肿瘤类型。患者中位年龄为57.9岁,大多数为女性(53.6%)和白人(78.6%),ECOG体能状态为1(64.3%)。大多数患者先前接受过至少4种治疗(57.1%),包括先前的抗PD-(L)1治疗(89.3%)。
五、剂量递增与安全性评估
剂量递增:第一阶段包括标准的3+3剂量递增方案,剂量范围从0.01 mg/kg到每两周0.16 mg/kg。
安全性评估:在第一个和第二个治疗周期中发生了暂时的、低度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但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0.08 mg/kg被选为推荐的第二阶段剂量(RP2D)。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寒战、恶心、呕吐、瘙痒、发热、关节痛、输液相关反应(IRR)、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等,但大多为1/2级,且可控。
六、病例报告与疗效展示
病例报告:一名46岁白人女性患者,患有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之前已接受过6种疗法的大量预处理,并对PD-1疗法有抵抗力。她在七线环境中接受了0.08 mg/kg的Invikafusp Alfa治疗。接受治疗9个月后,取得了确认的部分缓解,目标病变减少了58%,所有病变的肿瘤负荷均减少,基线CEA水平升高回到正常范围。
Invikafusp Alfa作为一种新型的选择性双T细胞激动剂,在PD-(L)1耐药的实体瘤患者中展现出了显著的单药活性,为耐药实体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