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BRAF突变黑色素瘤患者使用考比替尼后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例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7-10

  患者男性,52岁,确诊BRAF V600E突变晚期黑色素瘤伴肺转移,既往接受达卡巴嗪化疗无效,2024年8月启动考比替尼(Cobimetinib)联合维莫非尼(Vemurafenib)治疗。

headkonmed (6).jpg

  治疗经过

  初始治疗

  考比替尼60mg/日(21天用药/7天停药),维莫非尼960mg,每日2次。

  治疗2周后,患者出现视力模糊、闪光感,眼科检查示右眼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伴黄斑水肿,视力下降至0.1。

  毒性管理

  立即停用考比替尼,转诊眼科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每周1次,共3次。

  同步监测血压(150/95mmHg),加用缬沙坦控制血压。

  治疗调整与预后

  1个月后复查,视力恢复至0.4,黄斑水肿消退,但OCT示视网膜层间残留积液。

  考虑毒性风险,改用达拉非尼(Dabrafenib)联合曲美替尼(Trametinib)方案,未再发生眼部毒性,但3个月后因疾病进展停药。

  考比替尼相关RVO发生率为1%-2%,机制可能与MAPK通路抑制导致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本例患者在用药早期即出现RVO,提示需加强基线眼科评估(如OCT、眼底照相)及治疗期间密切监测。对于发生3-4级眼部毒性的患者,应永久停用考比替尼,并优先选择替代治疗方案。

  考比替尼联合BRAF抑制剂虽显著改善BRAF突变黑色素瘤预后,但需警惕眼部毒性。临床应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及时识别并处理不良反应,以保障治疗安全。

考比替尼(1).pn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1.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