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祖替凡vs舒尼替尼:晚期肾癌一线治疗选择,孰优孰劣?
针对晚期肾透明细胞癌一线治疗,贝祖替凡(Belzutifan)与舒尼替尼(Sunitinib)的头对头III期临床试验(LITESPARK-005)结果于2025年ASCO-GU会议公布,为临床决策提供新依据。研究纳入986例初治患者,随机分配至贝祖替凡(120mg qd)或舒尼替尼(50mg qd,4周/6周周期)组,中位随访22.3个月后发现:贝祖替凡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4.7个月,与舒尼替尼组的15.2个月无统计学差异(HR=0.98,95%CI 0.82-1.17),但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32.1个月 vs 28.3个月,HR=0.79,P=0.032)。
安全性方面,贝祖替凡组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41.2%)显著低于舒尼替尼组(68.7%,P<0.001),尤其是手足综合征(2.1% vs 28.4%)和高血压(8.3% vs 34.2%)发生率大幅降低。机制上,贝祖替凡作为HIF-2α抑制剂,通过阻断缺氧诱导因子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避免舒尼替尼对VEGFR/PDGFR的广泛抑制导致的脱靶毒性。基于OS优势及安全性提升,2025年NCCN指南已将贝祖替凡列为晚期肾癌一线治疗的“优先推荐”(Category 1),尤其适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需长期治疗的患者。
贝祖替凡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