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司群:ESR1突变乳腺癌患者PFS延长至3.8个月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ESR1突变导致的内分泌治疗耐药始终是临床难题。新型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艾拉司群(Elacestrant)通过EMERALDⅢ期临床试验,为这类患者带来了突破性进展:在携带ESR1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艾拉司群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至3.8个月,较对照组的1.9个月提升100%,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5%。
临床数据:PFS翻倍的突破性证据
EMERALD试验纳入478例绝经后女性及男性患者,其中228例携带ESR1突变(通过Guardant360 CDx检测血液ctDNA确认)。研究显示,艾拉司群组12个月PFS率达26.8%,而对照组(氟维司群或芳香化酶抑制剂)仅为8.2%。在亚组分析中,艾拉司群对ESR1 Y537S/D538G等常见耐药突变仍保持强效活性,临床前研究显示其抑制突变细胞增殖的IC50值低至0.2 nM。
这一疗效优势源于艾拉司群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特异性结合并诱导雌激素受体α(ERα)构象改变,促使其被蛋白酶体降解,从源头阻断雌激素信号传导。与传统SERD氟维司群相比,艾拉司群口服生物利用度更高,药物暴露量提升30%,且能穿透血脑屏障,对乳腺癌脑转移病灶的抑制率达62%。
安全性:耐受性优于化疗
艾拉司群的不良反应以1-2级为主,常见症状包括恶心(25%)、乏力(18%)、关节痛(15%)和食欲下降(12%)。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7.2%,显著低于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28%)。血脂异常是需重点关注的问题:3级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分别为0.9%和2.2%,但通过定期监测和脂质调节药物可有效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艾拉司群无需剂量调整的患者比例达89%,而氟维司群因注射部位反应(如红肿、硬结)导致32%患者中断治疗。口服给药模式显著提升了患者依从性,真实世界研究显示,连续用药3个月的患者中,73%报告骨痛、乏力等症状缓解程度优于既往内分泌治疗。
临床意义:重塑晚期乳腺癌治疗格局
艾拉司群的获批标志着近20年来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领域的首个重大创新。对于既往接受过CDK4/6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失败的患者,艾拉司群提供了新的标准治疗方案。老挝仿制药的真实世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其疗效:在112例患者中,疾病控制率达51%,中位PFS为2.5个月,与EMERALD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早期Ⅱ期研究显示,艾拉司群联合利帕替尼可使PFS延长至5.8个月,且耐受性可控。随着更多联合方案的验证,艾拉司群有望为ESR1突变患者带来更持久的生存获益。
艾拉司群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