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曲沙在华上市3年,ORR数据亮眼,但PFS/OS仍缺失?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7-21

  自2020年在中国获批上市以来,普拉曲沙(Folotyn)凭借52.1%的客观缓解率(ORR)成为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领域的焦点。然而,其核心生存数据——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缺失,仍为临床应用蒙上阴影。这一现象折射出抗癌药研发与审批中的复杂博弈。

headkonmed (1).gif

  中国数据的“亮眼”与局限

  普拉曲沙的中国注册III期试验(FOT12-CN-301)纳入71例R/R PTCL患者,结果显示ORR达52.1%,CR率为2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8.7个月。这一数据显著优于全球II期PROPEL研究的29% ORR,且起效时间仅需1.5个月。然而,试验未公布PFS和OS数据,仅提及中位PFS为4.8个月、OS为18个月,且未区分亚组差异。这种“短期疗效明确、长期获益不明”的特征,使得医生在处方时面临两难。

  PFS/OS缺失的深层原因

  PFS和OS数据的缺失与药企研发策略直接相关。普拉曲沙的全球确证性试验因剂量优化不足、毒性评估延迟等问题,导致方案提交滞后8年。尽管中国试验独立开展,但药企可能因商业考量选择优先公布ORR数据。此外,R/R PTCL患者预后极差,中位OS仅5.8个月,试验需长期随访才能获得可靠生存数据,进一步加剧了数据延迟。

  临床实践中的“疗效与风险”权衡

  在缺乏PFS/OS数据的情况下,普拉曲沙的疗效与毒性成为临床决策的关键。中国试验显示,其3级以上黏膜炎发生率为14.1%,血小板减少为22.5%,低于全球研究的21%和32%。然而,联合维生素B12和叶酸虽可降低黏膜炎风险,却增加了治疗复杂性。此外,普拉曲沙年治疗费用高达数十万元,患者需在“短期疗效”与“长期经济负担”间权衡。

  指南推荐与未来方向

  尽管数据不完整,普拉曲沙仍被纳入《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4版)》,作为R/R PTCL患者的优先推荐药物之一。这一推荐基于其单药疗效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潜力。例如,普拉曲沙联合罗米地辛的I期研究显示,ORR达71%,CR率为29%,中位PFS为4.4个月。未来,普拉曲沙可能通过优化剂量、联合靶向药物或免疫疗法,进一步提升疗效并明确生存获益。

  监管与药企的共同责任

  普拉曲沙案例凸显了药企与监管机构在数据透明度上的责任。FDA已要求加速批准药物提交180天进度报告,并加快撤销未确证获益的药物。中国NMPA亦需加强对确证性试验的监管,例如要求药企在上市后3年内提交PFS/OS数据,否则限制药物适应症。对于普拉曲沙而言,其PFS/OS数据的公布不仅关乎药物信誉,更将影响R/R PTCL治疗格局的演进。

  

海德康(1).pn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