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PBC患者使用奥贝胆酸后肝脏硬度显著改善的长期随访观察
病例背景
患者女性,58岁,2019年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碱性磷酸酶(ALP)320U/L(正常值35-105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280U/L(正常值7-45U/L)。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示肝脏硬度值(LSM)15.2kPa(F3-F4期纤维化)。既往无肝病家族史,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UDCA)13-15mg/kg/日,但ALP持续高于1.67倍正常上限(ULN)。
奥贝胆酸治疗启动
治疗方案:2020年3月加用奥贝胆酸(5mg/日),联合UDCA持续治疗。
初始监测:治疗1个月后,患者出现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 6分),加用考来烯胺(4g/日)后缓解。
生化指标变化:治疗3个月后,ALP降至180U/L,GGT降至120U/L;6个月后ALP降至120U/L(接近正常),GGT降至60U/L。
肝脏硬度值动态变化
基线:2020年3月LSM 15.2kPa。
治疗6个月:LSM降至12.5kPa(F3期)。
治疗12个月:LSM降至9.8kPa(F2期)。
治疗24个月:LSM降至7.5kPa(F1-F2期),纤维化逆转显著。
长期随访与安全性
生化持续缓解:治疗36个月后,ALP稳定在80-100U/L,GGT 30-40U/L,总胆红素(TBIL)12μmol/L(正常值3.4-20.5μmol/L)。
瘙痒管理:考来烯胺治疗6个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瘙痒未复发。
血脂变化:治疗12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至3.8mmol/L(基线2.5mmol/L),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日)后控制达标。
停药与复发监测
尝试停药:治疗48个月后,患者因经济原因自行停用奥贝胆酸,仅保留UDCA。
复发监测:停药3个月后,ALP升至160U/L,GGT升至90U/L,LSM回升至10.2kPa。
重启治疗:2024年2月重新加用奥贝胆酸(5mg/日),3个月后ALP降至110U/L,LSM降至8.8kPa。
经验总结
疗效预测:奥贝胆酸对UDCA应答不佳的PBC患者疗效显著,尤其是基线ALP≥1.67ULN或LSM≥10kPa者。
瘙痒管理:考来烯胺是首选止痒药物,但需注意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建议补充维生素A、D、E、K。
血脂监测:奥贝胆酸可能升高LDL-C,需定期监测血脂,必要时联合他汀类药物。
长期治疗必要性:停药后易复发,需长期维持治疗以巩固纤维化逆转效果。
剂量调整:对瘙痒或LDL-C升高不耐受者,可尝试隔日给药或减量至2.5mg/日,但需密切监测生化指标。
据悉,奥贝胆酸的仿制药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对于需要购买此药的患者来说,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仿制药为那些寻求更经济、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