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泊马度胺后达到VGPR的病例报告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7-25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66岁,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IgG/λ型,Durie-Salmon分期ⅡA期,国际预后分期Ⅱ期)2年余。患者曾接受V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化疗4个周期,并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维持治疗期间使用来那度胺25mg口服,但2年后出现疾病进展,表现为骨痛及免疫球蛋白升高。

headkonmed (25).jpg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

  2019年1月至4月接受VCD方案化疗,疗效评估达完全缓解(CR)。

  2019年9月完成ASCT,术后维持治疗使用来那度胺25mg口服,2周后因不良反应停药。

  疾病进展与二线治疗

  2024年4月复查发现疾病进展,遂启动二线治疗。

  采用KPd方案(卡非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卡非佐米30mg(第1-2天)、100mg(第8、15天),泊马度胺4mg(第1-21天),地塞米松40mg(第1、8、15天),每28天为一个周期。

  疗效评估

  完成4个周期KPd方案治疗后,疗效评估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血清游离轻链比值恢复正常,骨髓浆细胞比例降至5%以下。

  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轻度乏力及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该患者为典型的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既往接受过多种治疗且疾病进展。KPd方案通过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与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显著提高了疗效。泊马度胺作为第三代免疫调节剂,对来那度胺耐药的患者仍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本病例提示,KPd方案可作为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治疗选择,尤其是对于既往接受过ASCT的患者。

泊马度胺LuciPoma(老挝).jpg

  泊马度胺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1.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