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剂量吡非尼酮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进展的预防效果研究,吡非尼酮是否有仿制药时间:2024-03-23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进行性、预后不良的纤维化肺部疾病。吡非尼酮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以减少肺功能的下降。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剂量吡非尼酮 对预防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情进展的效果。 研究方法:将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根据吡非尼酮的剂量分为三组:600mg组、1200mg组和1800mg组。疾病进展定义为在12个月内用力肺活量(FVC)绝对下降≥5%(占预测值的百分比)或肺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绝对下降≥10%(占预测值的百分比)。主要终点是通过比较12个月内的FVC(占预测值的百分比)和DLco(占预测值的百分比)值,评估不同剂量吡非尼酮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情进展的临床效果。次要终点是使用基线KL-6值以及基线和12个月之间KL-6值的变化来评估Krebs von den Lungen-6(KL-6)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情进展中的预后价值。 研究结果:共有44名患者入组,其中39名完成了研究,每组各有13名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7岁,79.5%的患者为男性。各组的基线特征相似,但600mg组的年龄较大(75.9岁 vs. 69.2岁 vs. 68.2岁,p = 0.016)。在12个月内,FVC和DLco的总体中位变化分别为-2.7%(IQR:-9.1%、-1.2%)和-3.8%(IQR:-13.6%、-3.7%)。不同剂量吡非尼酮组之间FVC(FVC变化,占预测值的百分比:-3.23 vs. -4.08 vs. -1.54,p = 0.621)和DLco(DLco变化,占预测值的百分比:0.00 vs. -3.62 vs. -3.15,p = 0.437)的下降没有显著差异。共有14名患者(35.9%)出现疾病进展,且疾病进展率在不同剂量吡非尼酮组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38.5% vs. 38.5% vs. 30.8%,p = 1.000)。 研究结论:无论剂量如何,持续使用吡非尼酮12个月对于预防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情进展的效果相似。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吡非尼酮的剂量可能并不是影响其预防特发性肺纤维化进展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存在年龄等基线特征的差异,因此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结论。同时,对于KL-6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情进展中的预后价值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海得康是一个提供药品信息和服务的平台,如果您需要了解有关药品的更多信息,例如上市情况、仿制药版本以及仿制药价格等,您可以通过联系海得康的客服来获得帮助,电话:400-001-9769,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