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白血病 >>达沙替尼 >> 费城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预防效果的长期对比研究
详细内容

费城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预防效果的长期对比研究

时间:2024-05-15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干细胞移植的引入已显著改善了费城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预后,但如何预防移植后的复发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并对比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两种TKI在预防移植后复发方面的长期效果。

360截图20240124100337176.jpg

  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聚焦那些在首次完全缓解(CR1)阶段接受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Ph+ ALL患者,并在移植后接受TKI进行预防治疗。基于所使用的TKI药物,我们将患者分为两个队列:伊马替尼组(Ima)和达沙替尼组(Das)。随后,我们对这两个队列的生存率和安全性结果进行了详尽的对比。

  研究共纳入了Ima组的91名患者和Das组的50名患者。在经过中位时间为50.6个月的随访后,我们观察到:Ima组和Das组的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6.1%和12.5%,非复发死亡率分别为5.2%和9.8%,而总生存率则分别为86.5%和77.6%。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间并未呈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在安全性方面,Das组中轻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两组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Ima组64.7% vs. Das组69.5%)。但与Ima组相比,Das组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胃肠道出血(25.5% vs. 2.3%)和胃肠道反应(48.9% vs. 31.4%)。此外,按时接受治疗的患者比例在Das组中明显低于Ima组,其中药物不耐受是导致治疗方案中断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对于处于CR1阶段的Ph+ ALL患者,在接受异基因HSCT后,使用伊马替尼进行预防治疗所取得的长期效果与达沙替尼相似。

  

达沙替尼(小)孟加拉.png

  达沙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结尾图片.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