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泽替尼详细试验研究数据,拉泽替尼说明书时间:2024-08-26 Lazcluze(lazertinib),通用名称为lazertinib,是一种口服的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特别是,当与Amivantamab(埃万妥单抗)联合使用时,Lazcluze在EGFR突变型NSCLC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以下是Lazcluze的详细试验研究数据支持: 一、基本信息 · 品牌名称:Lazcluze · 通用名称:lazertinib(拉泽替尼) · 剂型:片剂 · 靶点:EGFR · 作用机制:高选择性、不可逆地结合EGFR,抑制其信号传导,同时能穿越血脑屏障,抑制脑转移灶 二、临床试验研究 1. MARIPOSA研究 · 研究类型:III期临床试验 · 对比药物:奥希替尼 · 患者群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取代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 · 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 · 次要终点: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安全性等 · · Lazcluze与Amivantamab联合疗法相比奥希替尼,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30%。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Lazcluze+Amivantamab组为23.7个月,奥希替尼组为16.6个月。 ·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Lazcluze+Amivantamab组为25.8个月,奥希替尼组为16.7个月。 · 安全性方面,联合疗法的不良事件大多为1级或2级,与各自单药治疗的安全性一致。 2. 其他临床研究 · Lazcluze在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的EGFR T790M阳性NSCLC患者中也表现出强活性。例如,在一项I/II期研究中,Lazcluze在T790M阳性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5.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1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7.7个月。 三、不良反应 在Lazcluze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大多较轻微,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最常见的所有级别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皮肤瘙痒、感觉异常、头痛、肌肉痉挛、腹泻、食欲变差等。对于≥3级的不良反应,如感觉异常、皮疹、腹泻、甲沟炎等,其发生率相对较低。在联合Amivantamab使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未明显上升,但应注意观察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输液相关反应等。 四、用法用量 · 推荐剂量:240mg,每日一次,空腹或随餐口服,应整片用水送服,不可碾碎、切割、咀嚼或溶解药片。 · 漏服处理:若漏服,发现时若离次日服药时间12小时以上,可按量补服,下次服药仍按照原间隔时间。 五、注意事项 · 在服用Lazcluze期间,原本肝功状况不佳的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 · 出现不良反应时,大多数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可适应或自行消退;严重不耐受者,应在医嘱下进行剂量调整。 · 对于出现间质性肺病/肺炎的患者,应永久停用Lazcluze。 综上所述,Lazcluze作为一种新型的EGFR TKI,在EGFR突变型NSCLC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特别是与Amivantamab联合使用时,更是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