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铁性贫血:达沙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巨细胞病毒诱导出血性结肠炎的初期临床指征时间:2024-11-29 达沙替尼,作为一种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治疗中展现出了卓越的长期和完全分子反应(MR)率。然而,其治疗过程中报告的不良反应中,出血并发症尤为引人关注,这主要归因于达沙替尼对血小板功能的抑制效应。此外,该药物引发的免疫变化可能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及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可能性,特别是在胃肠道,进而可能诱发出血性结肠炎。 本病例报告聚焦于三例接受达沙替尼治疗的CML患者,他们均出现了由巨细胞病毒引发的出血性结肠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在尚未表现出肠道症状时,已先期出现了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这一表现与既往文献报道的案例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粪便样本或组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以及结肠活检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我们确认了巨细胞病毒的存在。 针对这三例患者,我们均在门诊环境下采用了缬更昔洛韦和铁补充剂进行治疗。然而,在巨细胞病毒感染期间及感染后的达沙替尼治疗策略上,由于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疾病状态进行个性化调整。 本研究提示,达沙替尼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应高度警惕巨细胞病毒结肠炎的潜在风险,即使患者尚未表现出明显的肠道症状。此时,应考虑进行内窥镜检查,以排除这一可能的并发症。这一发现对于提高CML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达沙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