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丙肝 >>吉四代 >> 基于索磷布韦的治疗方案对失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详细内容

基于索磷布韦的治疗方案对失代偿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时间:2024-12-10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失代偿性丙型肝炎(HCV)肝硬化患者在临床试验中的参与度往往较低。本研究旨在汇总并分析基于索磷布韦(SOF)的治疗方案对这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数据。

360截图20240201131614451.jpg

  我们共纳入了33项研究,涉及5302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采用基于索磷布韦的治疗方案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汇总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为85.1%(95%置信区间:82.8%-87.3%)。进一步分析发现,接受SOF/维帕他韦(±利巴韦林)治疗的患者SVR率显著高于接受SOF/雷迪帕韦(±利巴韦林)或SOF/达克拉他韦(±利巴韦林)治疗的患者(分别为91.0%,95%CI:87.7%-93.9% vs 86.3%,95%CI:84.6%-87.8%,p=0.004;以及vs 82.4%,95%CI:78.2%-86.2%,p<0.001)。

  在基于索磷布韦的治疗方案中添加利巴韦林并未显著提高失代偿性患者的SVR率(合并SVR率为84.9%,95%CI:81.7%-87.9% vs 83.8%,95%CI:76.8%-89.8%,p=0.76),这一结论在相同治疗持续时间的亚组分析中同样成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添加利巴韦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从52.9%(95%CI:28.0%-77.1%)上升至89.2%(95%CI:68.1%-99.9%),同时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此外,失代偿性患者的肝细胞癌合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1%(95%CI:1.5%-5.0%)和4.6%(95%CI:3.1%-6.3%)。研究整体存在较高的异质性,但未发现发表偏倚。

  12周的SOF/维帕他韦(不含利巴韦林)治疗方案是失代偿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与其他基于索磷布韦的方案相比,其SVR率显著更高,且安全性更优。

1733829774543302.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