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肺癌 >>吉非替尼 >> 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类型,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的非劣效性研究
详细内容

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类型,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的非劣效性研究

时间:2025-01-06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主要致死的癌症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约85%,而腺癌是最常见的NSCLC类型。随着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的药物问世,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作为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相同的骨架结构,能够不可逆地结合在EGFR的ATP结合口袋,从而阻断EGF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headkonmed (6).jpg

  药物特性与剂量

  厄洛替尼:推荐剂量和最大耐受剂量均为150mg/d。

  吉非替尼:最大耐受剂量是其标准推荐剂量250mg/d的三倍,即最大耐受剂量可达到750mg/d。

  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目的:评估吉非替尼相较于厄洛替尼的非劣效性。

  受试者:早前接受过治疗的肺腺癌患者。

  分组与干预:受试者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治疗。

  主要终点: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研究结果

  患者情况:共有561名患者参与研究,其中401人携带有EGFR突变。两组间所有的基线因素均是平衡的。

  生存时间:

  吉非替尼组:中位PFS为6.5个月,总生存时间为22.8个月。

  厄洛替尼组:中位PFS为7.5个月,总生存时间为24.5个月。

  反应率:吉非替尼组为45.9%,厄洛替尼组为44.1%。

  EGFR突变阳性患者:

  吉非替尼组:中位PFS为8.3个月。

  厄洛替尼组:中位PFS为10.0个月。

  毒性反应:主要的3或4级毒性反应为皮疹和ALT/AST(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上升。

  研究结论

  非劣效性:从PFS的角度来看,研究并未证明吉非替尼相对于厄洛替尼的非劣效性。

  统计学差异:尽管两组在统计学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考虑到吉非替尼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它仍然被用于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尽管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在非劣效性研究中未显示出显著差异,但吉非替尼因其较小的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仍具有优势。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作为治疗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副作用以及患者的耐受性。

  总结来看,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作为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均表现出一定的疗效。尽管在非劣效性研究中未显示出显著差异,但吉非替尼因其较小的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仍具有优势。

吉非替尼.jpg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结尾图片.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