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贝替定、他比特定作用机制,药品价格多少时间:2025-02-14 曲贝替定(Yondelis,通用名:Trabectedin)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其通过与DNA的相互作用,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以下是对曲贝替定作用机制的详细解释: 一、与DNA小沟中的鸟嘌呤结合 曲贝替定是一种四氢异喹啉生物碱,具有三个亚单位(A、B、C)。其中,A、B亚基与DNA分子结合,能够沿DNA螺旋的小沟与富含GC区的DNA序列结合。这种结合方式会导致DNA双链螺旋朝向大沟侧弯曲,部分DNA链甚至可能向螺旋的外侧伸出。 二、影响DNA的结构和功能 曲贝替定与DNA小沟中的鸟嘌呤结合后,会诱发DNA的激活反应,影响多个转录因素。这种结合会干扰转录复合体(TC)和RNA聚合酶Ⅱ的功能,从而阻断RNA转录的进行。此外,曲贝替定还能导致DNA链的断裂和损伤,这一过程会触发细胞内典型的DNA损伤修复反应。 三、干扰DNA修复途径 曲贝替定能够干扰癌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它通过结合DNA结合蛋白,特别是嵌合的DNA碱基对,阻止DNA复制和修复。曲贝替定诱导的DNA损伤会破坏转录偶联核苷酸切除修复(TC-NER)过程。TC-NER是一种重要机制,可在转录过程中识别DNA损伤,并启动修复过程。然而,曲贝替定允许ERCC1-XPF进行初始切割,但会阻断XPG的后续作用,从而停止TC-NER过程。这种修复过程的中断会导致持久的DNA断裂,最终杀死癌细胞。 四、干扰细胞周期,导致细胞死亡 曲贝替定通过干扰癌细胞的DNA修复和转录过程,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并诱发细胞凋亡。它能够调节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曲贝替定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信号通路,如Ras-Raf-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PI3K/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以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等信号通路。 五、影响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行为 曲贝替定还能够影响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行为。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体液因子产生和癌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中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交流和相互作用,曲贝替定可干扰癌细胞的存活和扩散过程。 临床应用 曲贝替定主要用于治疗转移性软组织肉瘤、复发性卵巢癌以及某些类型的白血病。临床试验显示,曲贝替定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治疗反应率。然而,曲贝替定在国内尚未上市,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需密切关注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等,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使用。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