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乳腺癌 >>阿培利司Alpelisib >> 阿培利司在华申报进展:PIK3CA突变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选择,仿制药怎么买?
详细内容

阿培利司在华申报进展:PIK3CA突变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选择,仿制药怎么买?

时间:2025-02-21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乳腺癌治疗领域,PIK3CA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阿培利司(Alpelisib)作为一种针对PIK3CA基因突变的口服靶向药物,其在全球范围内已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并正在中国进行申报,有望成为PIK3CA突变乳腺癌患者的新选择。

  一、阿培利司简介

  阿培利司是一种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主要作用于PI3K的α亚型。PIK3CA基因编码PI3K的α催化亚基,该基因在约40%的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生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耐药密切相关。阿培利司通过抑制PI3Kα的活性,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360截图20240306142111856.jpg

  二、阿培利司的全球临床试验数据

  阿培利司的全球临床试验数据为其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SOLAR-1试验。

  1. SOLAR-1试验概述

  SOLAR-1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阿培利司联合氟维司群在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试验共纳入了572名患者,其中341名患者携带PIK3CA突变。

  2. 主要疗效数据

  · 无进展生存期(PFS):在PIK3CA突变患者中,阿培利司联合氟维司群组的中位PFS为11.0个月,而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组为5.7个月。阿培利司组患者的PFS延长了近一倍,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优势。

  · 总生存期(OS):在平均随访30.8个月后,阿培利司联合氟维司群组的中位OS为39.3个月,而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组为31.4个月。尽管OS的改善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阿培利司组患者的生存期仍有所延长。

  · 总缓解率(ORR):阿培利司联合氟维司群组患者的ORR为36%,而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组为16%,阿培利司组患者的治疗反应率显著提高。

  3. 安全性数据

  阿培利司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糖、皮疹、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淋巴细胞减少、腹泻和脂肪酶升高等。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且可通过剂量调整或对症治疗进行管理。

  三、阿培利司在华申报进展

  1. 申报历程

  阿培利司由知名制药企业Novartis(诺华制药)研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自2023年10月10日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以来,阿培利司已在国内申报上市,并正在接受药监部门的审评审批。

  2. 适应症与用法用量

  阿培利司适用于与氟维司群联合治疗绝经后妇女和男性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PIK3CA突变、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在用法用量上,阿培利司的推荐剂量为每日口服一次300mg,餐后给药,每日同一时间服用。若与氟维司群联合用药,推荐在第1天、第15天和第29天分别施用500mg氟维司群,之后每月一次。

  四、阿培利司的临床意义

  阿培利司的申报上市,将为PIK3CA突变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这一药物不仅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还提高了患者的治疗反应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阿培利司的口服给药方式也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便利性,减少了住院治疗的需求。

  五、未来展望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阿培利司作为PIK3CA突变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其上市后将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未来,随着对PIK3CA基因突变的深入研究,阿培利司的适应症有望进一步扩展,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阿培利司在华申报进展顺利,有望成为PIK3CA突变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选择。随着临床试验数据的不断积累和申报工作的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阿培利司将为PIK3CA突变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和更好的预后。

老挝卢修斯阿培利司(小).jpg

  阿培利司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图片.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