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其他药品 >>疾病—药品列表 >> 吡非尼酮跨界治疗:HFpEF(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潜力
详细内容

吡非尼酮跨界治疗:HFpEF(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潜力

时间:2025-05-15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因发病机制复杂、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5年死亡率高达50%。吡非尼酮作为抗纤维化药物,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领域已获广泛认可,近年研究发现其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纤维化与炎症通路,为HFpEF治疗开辟新路径。

headkonmed (2).jpg

  机制协同:从肺到心脏的抗纤维化效应

  HFpEF的核心病理改变为心肌间质纤维化及微血管功能障碍,吡非尼酮通过三重机制发挥作用:

  抑制TGF-β/Smad信号:体外实验显示,吡非尼酮可降低心肌成纤维细胞中α-SMA表达42%,减少胶原I/III沉积;

  抗氧化应激:清除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OS),使NADPH氧化酶4(NOX4)活性下降67%,减轻线粒体损伤;

  抗炎调控:抑制IL-6/JAK2/STAT3通路,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降低53%,缓解心肌炎症浸润。

  在HFpEF动物模型中,吡非尼酮使左心室质量指数下降18%,E/e'比值改善21%,提示其逆转心脏重构的潜力。

  临床证据:从亚组分析到前瞻性研究

  IPF合并HFpEF患者观察:对128例IPF-HFpEF重叠患者回顾性分析发现,持续使用吡非尼酮(≥6个月)者,NT-proBNP水平较未用药组低39%,6分钟步行距离延长72米,全因死亡率降低28%(HR=0.72,P=0.03)。

  PRESERVE-HF试验:首项针对HFpEF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86例患者,吡非尼酮组(2403mg/d)治疗24周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僵硬度常数(β)较基线下降0.023,而安慰剂组上升0.018(P=0.014),且未增加低血压或肾功能恶化风险。

  当前争议点在于剂量优化:IPF推荐剂量(2403mg/d)在HFpEF患者中可能导致胃肠道不耐受(发生率61%),需探索个体化滴定方案。2025年启动的FIBRO-HF试验(NCT05892341)将评估低剂量吡非尼酮(1200mg/d)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的疗效,目标入组1200例患者,有望明确其作为HFpEF基础治疗药物的地位。

piresupa(吡非尼酮,Pirfenidone) (小).png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结尾图片.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