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风湿免疫及皮肤病 >>新药资讯 >> 氘可来昔替尼:全球首个TYK2抑制剂如何改变银屑病治疗?
详细内容

氘可来昔替尼:全球首个TYK2抑制剂如何改变银屑病治疗?

时间:2025-05-19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氘可来昔替尼作为全球首个口服酪氨酸激酶2(TYK2)变构抑制剂,通过精准阻断IL-23/Th17轴信号传导,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治疗选择。本文结合临床数据,解析其作用机制、疗效优势及安全性特征。

  氘可来昔替尼;TYK2抑制剂;银屑病;IL-23/Th17轴

360截图20240201131614451.jpg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IL-23/Th17轴在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传统疗法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存在累积毒性,生物制剂需注射给药且可能引发免疫原性反应。氘可来昔替尼通过变构抑制TYK2,阻断IL-23、IL-12和I型干扰素信号传导,成为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作用机制与靶点优势

  TYK2是JAK家族成员,负责介导IL-23、IL-12和I型干扰素下游信号。氘可来昔替尼通过与TYK2调节结构域结合,改变其活性结构域构象,阻止ATP结合,从而精准抑制TYK2而不影响JAK1-3。这一机制避免了传统JAK抑制剂因脱靶效应导致的不良反应,如贫血、血脂异常等。

  临床疗效数据

  亚洲Ⅲ期临床研究(POETYK PSO-3)纳入220例亚洲患者,其中81.8%为中国患者。结果显示,治疗16周时,氘可来昔替尼组PASI 75应答率为68.8%,PASI 90应答率达45.5%,显著优于安慰剂组(8.1%、1.4%,P<0.0001)。长期扩展研究(POETYK PSO-LTE)证实,持续治疗3年,PASI 75应答率仍维持在71.0%。

  在特殊部位皮损治疗中,氘可来昔替尼表现突出。治疗16周时,62.9%的头皮银屑病患者达到头皮皮损清除或基本清除(ss-PGA 0/1),19.6%的指甲银屑病患者达到指甲完全清洁(PGA-F 0/1)。

  安全性与耐受性

  氘可来昔替尼的安全性特征良好。52周期间,实验室指标无临床意义变化,3年长期安全性研究中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与JAK抑制剂相比,其贫血、血脂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此外,口服给药方式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无需冷藏保存,便于启动和维持治疗。

  临床应用前景

  氘可来昔替尼已被纳入中国医保,成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一线治疗选择。其高效、持久、安全的特点,尤其适合需长期管理的患者。未来,联合疗法(如与IL-17抑制剂联用)或序贯治疗策略可能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

氘可来昔替尼老挝.jpg

  氘可来昔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123.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