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BRCA突变卵巢癌患者使用尼拉帕利后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的病例观察时间:2025-06-11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52岁女性,因“腹胀、食欲减退2个月”就诊,CA125水平升高至1200U/mL(正常值<35u>42分。患者既往无其他合并症,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1分。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患者接受紫杉醇+卡铂化疗6周期,达完全缓解(CR),CA125降至正常水平。 维持治疗:化疗结束后,患者开始接受尼拉帕利(Niraparib)维持治疗,起始剂量为200mg/d(因体重<77kg且基线血小板计数<150×10⁹/L)。 疗效评估: 治疗第6个月:CA125水平稳定,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迹象。 治疗第12个月:CA125仍维持正常,PET-CT检查未见代谢异常灶,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2个月。 治疗第18个月:患者出现CA125轻度升高(45U/mL),影像学检查提示盆腔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直径<5mm),调整尼拉帕利剂量至150mg/d,并联合局部放疗。 安全性监测:治疗期间出现1级血小板减少(最低计数85×10⁹/L),未中断治疗;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随访与预后 患者接受剂量调整后,CA125水平逐渐降至正常,淋巴结转移灶缩小。截至治疗第24个月,PFS达24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中位PFS 5.4个月)。生活质量评分(FACT-O)从治疗前的70分提升至80分。 病例讨论 本例BRCA1突变卵巢癌患者通过尼拉帕利维持治疗显著延长PFS,疗效与PRIMA研究数据一致(BRCA突变患者中位PFS未达到,安慰剂组为10.8个月)。个体化剂量调整(200mg/d起始)有效降低了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同时保障疗效。研究显示,尼拉帕利在BRCA突变患者中的ORR达74%,中位PFS延长至21.9个月。本例患者的长期获益可能与BRCA突变状态及HRD阳性相关,进一步验证了PARP抑制剂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患者中的优势。此外,尼拉帕利的代谢途径(羧酸酯酶代谢)使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适合合并慢性病的患者长期使用。 尼拉帕利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