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晚期肾癌患者卡博替尼治疗后肿瘤显著缩小的长期随访报告时间:2025-07-24 患者李某,男性,58岁,2020年确诊为晚期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伴肺转移及骨转移。既往接受过舒尼替尼一线治疗,但6个月后出现疾病进展。2021年3月开始接受卡博替尼(60mg/日)二线治疗,并纳入长期随访计划。 治疗经过 初始治疗阶段: 卡博替尼起始剂量为60mg/日,口服给药。 治疗2个月后,CT复查显示肺转移灶缩小30%,骨转移灶代谢活性降低(FDG-PET/CT评估)。 主要不良反应为2级手足综合征(PPES)和1级高血压,通过局部使用尿素软膏和口服氨氯地平控制。 剂量调整阶段: 治疗第4个月,患者出现3级腹泻,暂停卡博替尼14天,恢复后剂量减至40mg/日。 剂量调整后,腹泻缓解,PPES降为1级,继续治疗。 长期随访阶段: 肺转移灶持续缩小,最大病灶从2.8cm降至0.9cm; 骨转移灶稳定,无新发病灶; 总生存期(OS)达51个月,显著超过中位OS(30.3个月)。 截至2025年6月,患者已接受卡博替尼治疗4年3个月,定期复查显示: 疗效评估 客观缓解率(ORR):根据RECIST v1.1标准,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比例达67.8%。 无进展生存期(PFS):截至2025年6月,PFS已达45个月,远超历史数据(中位PFS 8.2个月)。 生物标志物变化:血清VEGF水平从治疗前的450pg/mL降至120pg/mL,提示抗血管生成作用持续有效。 不良反应管理 长期随访中,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PPES(累计发生4次,均通过剂量调整和局部治疗控制)和高血压(需联合氨氯地平及厄贝沙坦治疗)。 未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或出血事件。 本例晚期肾癌患者接受卡博替尼二线治疗后,肿瘤显著缩小,PFS和OS均显著延长。长期随访显示,剂量调整和不良反应管理是保障疗效的关键。卡博替尼在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中的长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卡博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