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罗替尼治疗NTRK融合肿瘤:双肺转移灶4个月完全消失的惊艳疗效时间:2025-07-24 患者H先生,33岁,2020年因右脚疼痛加剧且功能受损入院,确诊为高级梭形细胞肉瘤,伴双肺转移。全基因组测序显示存在EML4-NTRK3基因融合,属于NTRK重排的高级肉瘤。患者此前接受甲氨蝶呤、阿霉素和顺铂(MAP)化疗,但2个月后病变扩大,骨溶解成分和骨外延伸均增加,疼痛加剧。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失败后: 患者于2021年7月接受拉罗替尼(100mg,每日两次)治疗。 治疗2个月后,胸部CT显示双侧肺结节尺寸减小;4个月后,双肺转移灶完全消失。 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长期随访: 截至2025年6月,患者已接受拉罗替尼治疗4年,无疾病复发迹象。 定期复查显示,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恢复工作并参与体育活动。 实验数据支持 客观缓解率(ORR): 在三项大型临床试验中,拉罗替尼对NTRK融合阳性患者的ORR达75%,其中22%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 本例患者的疗效与临床试验数据一致,双肺转移灶完全消失,属于CR范畴。 响应持续时间(DoR): 临床试验中,中位DoR为35.2个月,近40%的患者响应持续时间超过3年。 本例患者随访4年无复发,进一步验证了拉罗替尼的长期疗效。 安全性: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34%)、恶心(28%)、头晕(21%)等,多为1-2级,可通过剂量调整或支持治疗管理。 本例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需局部处理轻度手足综合征。 机制解析 拉罗替尼通过抑制NTRK1、NTRK2和NTRK3基因融合编码的酪氨酸激酶受体(TRK)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NTRK融合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包括肉瘤、肺癌、甲状腺癌等,但发生率较低(约0.5%-1%)。 本例高级梭形细胞肉瘤伴双肺转移患者接受拉罗替尼治疗后,4个月内实现双肺转移灶完全消失,长期随访无复发。拉罗替尼为NTRK融合阳性患者提供了高效、持久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 拉罗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选择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