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在儿童实体瘤中的突破:CNS穿透性与长期缓解时间:2025-09-10 儿童实体瘤治疗长期面临“手术难彻底、化疗毒性强、放疗损神经”的困境,而拉罗替尼凭借其精准靶向与血脑屏障穿透性,为儿童患者开辟了低毒高效的新路径。 CNS穿透性:突破血脑屏障的“分子钥匙” 在2024年国际儿科神经肿瘤学研讨会(ISPNO)上,长期随访数据揭示了拉罗替尼对儿童原发性CNS肿瘤的显著疗效。针对38例NTRK融合阳性患儿(中位年龄7岁),拉罗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RR)达37%,其中低级别胶质瘤(LGG)亚组ORR高达42%,24周疾病控制率(DCR)达92%。更关键的是,82%的患儿出现肿瘤缩小,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达1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突破20个月。 机制研究证实,拉罗替尼在脑脊液中的浓度足以抑制TRK融合蛋白活性。例如,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患儿中,拉罗替尼作为复发后唯一治疗手段,实现了肿瘤全切除后的长期控制,避免了二次放疗对神经发育的损害。 长期缓解:从“短期控制”到“功能保留” 拉罗替尼的长期疗效在儿童肉瘤治疗中尤为突出。针对婴儿纤维肉瘤(IFS)患儿的II期试验显示,新诊断患者的ORR达94%,中位PFS超过36个月,且93%的患儿保留了完整的神经功能。对比传统化疗方案,拉罗替尼将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从65%降至12%,仅10.5%的患儿出现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且无治疗中断案例。 在儿童高级别胶质瘤(HGG)领域,拉罗替尼的ORR为33%,但24周DCR仍达72%,中位OS未达到。这一数据挑战了“HGG预后极差”的传统认知,尤其对无法手术的脑干胶质瘤患儿,拉罗替尼提供了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姑息性放疗的关键窗口期。 临床应用:从“末线选择”到“一线优选” 2023年《拉罗替尼治疗TRK融合儿童肿瘤的中国专家共识》明确推荐,所有疑似NTRK融合的儿童实体瘤患者均应在初始诊断时进行NGS检测。这一共识基于两项关键证据: 一线治疗优势:在未接受系统治疗的患儿中,拉罗替尼的ORR达81%,显著高于末线治疗的55%; 耐药可逆性:即使出现MAPK通路激活等脱靶耐药机制,联合MEK抑制剂仍可恢复疗效,避免化疗交叉耐药。 目前,拉罗替尼已覆盖婴儿纤维肉瘤、骨肉瘤、甲状腺癌等17种儿童肿瘤,并成为NTRK融合阳性患儿的首选治疗。 据悉,拉罗替尼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