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303c:第二代HER2靶向抗体偶联药
近日,一款名为DP303c的第二代HER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的临床治疗效果首次公布,数据显示其对于晚期实体瘤患者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多种癌症中过量表达,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和胃癌等,与肿瘤的侵袭性、复发风险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多种HER2靶向治疗药物上市,但仍有部分患者在使用后病情进展。ADC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抗癌疗法,通过抗体将强效细胞毒素精确输送至癌细胞,而对非癌细胞影响较小。DP303c作为第二代HER2靶向ADC,由抗HER2抗体与两个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剂(MMAE)连接而成,对过量和低表达HER2的癌细胞均表现出相似的抑制活性。
在中国开展的一项多中心、剂量递增、剂量扩展的I期临床研究中,共入组了94名HER2阳性的晚期实体瘤患者,其中68名为乳腺癌患者。患者每3周接受一次DP303c静脉注射治疗。截至2023年2月28日,数据显示:
在91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39名患者的肿瘤病灶缩小超过30%,即实现了部分缓解(PR),占比达到42.9%。
62名患者达到了病情控制(包括PR和稳定疾病SD),占比高达68.1%。
针对66名可评估疗效的乳腺癌患者,34名患者获得了客观缓解(治疗应答率51.5%),51名患者获得了病情控制(77.3%)。
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达到了6.4个月。
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3级或更高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视力模糊、干眼症和周围神经病变。在4.0毫克/公斤剂量下观察到一种剂量限制性毒性(3级眼痛)。这些数据表明,DP303c在安全性与耐受性方面表现良好,但需注意特定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管理。
DP303c作为第二代HER2靶向ADC药物,在本次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近70%的实体瘤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特别是对于乳腺癌患者,治疗应答率高达51.5%。这一结果不仅为晚期HER2阳性实体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ADC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