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维利塞在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事件,如何购买该药品?
PI3K-δ抑制剂在淋巴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曾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性,然而,该类抑制剂却因会引发自身免疫问题以及感染毒性等不良反应,最终导致其退出市场。此前我们已证实,PI3K-δγ抑制剂度维利塞(度维利塞)在T细胞淋巴瘤(TCL)治疗中虽有一定疗效,但同时伴随着炎症相关的不良事件。
正如本研究报道的那样,我们针对复发/难治性TCL患者开展了一项1b/2a期研究,分别探讨了度维利塞与罗米地辛(romidepsin)联合用药(n = 66)以及与硼替佐米(bortezomib)联合用药(n = 32)的效果。研究发现,相较于与硼替佐米联合,度维利塞与罗米地辛联合使用似乎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减轻了由PI3K抑制剂引发的毒性反应。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在于确定度维利塞的安全性以及最大耐受剂量。结果显示,当度维利塞与罗米地辛联合使用时,最大耐受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75毫克;与硼替佐米联合使用时,最大耐受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25毫克。
在不良反应方面,接受度维利塞和罗米地辛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42%,即59名患者中有25名出现该症状)和疲劳(发生率为37%,即59名患者中有22名出现该症状);而接受度维利塞和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则是腹泻(发生率为48%,即23名患者中有11名出现该症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30%,即23名患者中有7名出现该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之前开展的度维利塞单药治疗研究中,度维利塞与罗米地辛联合使用时,3/4级肝毒性的发生率较低(为14%,即59名患者中有8名出现该情况),而在之前的度维利塞单药治疗研究中,这一比例高达40%(即35名患者中有14名出现该情况)。这种差异与循环炎症介质以及髓样细胞炎症基因表达的减少存在关联。
在次要终点方面,接受度维利塞和罗米地辛治疗的患者,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5%(即64名患者中有35名达到缓解)和34%(即64名患者中有22名达到完全缓解);接受度维利塞和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总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4%(即32名患者中有11名达到缓解)和13%(即32名患者中有4名达到完全缓解)。
进一步聚焦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s)患者,度维利塞和罗米地辛联合治疗的总体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6%(即48名患者中有27名达到缓解)和44%(即48名患者中有21名达到完全缓解)。探索性分析还显示,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型患者的缓解率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发现为TCL治疗中PI3K与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联合抑制疗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治疗策略,有望让基于PI3K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方案惠及更多患者群体 。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