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治疗变革
过去十年间,复发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的治疗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得益于多种口服靶向药物在不同治疗类别中的蓬勃发展。其中包括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像依鲁替尼、阿卡替尼、泽布替尼以及非共价BTK抑制剂皮托布鲁替尼;还有同类首创的B细胞淋巴瘤-2(BCL2)抑制剂维奈托克;PI3K抑制剂(如艾代拉利司和度维利塞);另外,单克隆抗体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也都在治疗方案中占据一席之地。
针对不同情况R/R患者的治疗策略
1. 未接触新疗法患者: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新型疗法的患者,治疗方案大多会选择基于BTK抑制剂或BCL2抑制剂的方案。这两类药物在初治患者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2. 曾接触BTK抑制剂患者:如果患者之前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那么后续可能会考虑使用BCL2抑制剂,反之亦然。这种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策略,旨在充分利用各类药物的优势,克服可能出现的耐药问题。
3. BTK抑制剂不耐受患者:对于那些对BTK抑制剂不耐受,但在其他方面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替代的BTK抑制剂。这些替代药物可能在副作用谱或作用方式上有所不同,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
4. 基于BCL2抑制剂方案治疗后复发患者:部分患者接受了固定疗程的基于BCL2抑制剂的方案治疗,并且在治疗后病情稳定,缓解期超过12 - 24个月。鉴于目前该领域缺乏足够稳健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数据,在疾病进展时,可考虑再次使用基于BCL2抑制剂的方案进行治疗。
5. “双重难治性”患者:对于那些处于“双重难治性”困境的患者,即既对BTK抑制剂耐药,又在基于BCL2抑制剂的方案治疗中出现病情进展,参加临床试验无疑是最为优先的选择。临床试验能够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有可能带来新的治疗转机。倘若无法参加临床试验,这类患者可以尝试使用PI3K抑制剂进行治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PI3K抑制剂治疗此类患者时,反应通常难以持久,而且伴随较高的毒性,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潜在风险。
6. 极高危患者:对于一些处于极高危状态的人群,例如发生里氏转化的患者,治疗方案会更加复杂和综合。通常会考虑将细胞毒性化疗与新型药物、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细胞疗法相结合。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仍存在诸多不足,迫切需要探索全新的治疗方法。因此,强烈鼓励这类患者积极参与临床试验,以期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