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替尼抗病毒新突破:其对沙粒病毒的强效抑制作用
曲美替尼作为MEK1/2抑制剂,在抗肿瘤领域已展现显著疗效,而近期研究发现其在抗病毒领域同样具有突破性潜力。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薇团队在《医学病毒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曲美替尼对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具有强效抑制作用,为沙粒病毒科病毒感染治疗开辟新路径。
LCMV属于沙粒病毒科,感染后多数患者无症状或表现为轻微发热,但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可引发致命性脑膜炎,新生儿感染死亡率高达35%,且70%幸存者存在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尚无针对LCMV的疫苗或特效药物,防控手段极为有限。
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证实,曲美替尼对LCMV的Armstrong株和Cl13株在多种细胞系中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抑制,病毒载量降低超90%。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感染LCMV的小鼠接受曲美替尼治疗后,脾脏和肝脏病毒载量下降85%,肝组织病理损伤评分降低60%,生存率从30%提升至75%。
其作用机制呈现多靶点特征:
干扰病毒生命周期:抑制病毒包膜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阻断病毒进入;
阻断基因组复制:抑制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活性,减少病毒RNA合成;
调控宿主信号通路:通过抑制MEK/ERK通路,降低病毒复制所需宿主因子的表达。
曲美替尼的抗病毒优势与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该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达72%,半衰期4-5天,每日一次给药即可维持稳态血药浓度。其安全性已在黑色素瘤、肺癌等肿瘤治疗中得到验证,常见不良反应为皮疹(57%)、腹泻(43%)和视力模糊(9%),但通过剂量调整可有效控制。
研究团队指出,曲美替尼作为已获批抗肿瘤药物,其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性为临床转化提供了基础。未来可探索其与其他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例如与核苷类似物联用抑制病毒逆转录,或与干扰素协同激活宿主免疫应答。此外,针对沙粒病毒科其他成员(如拉沙病毒、胡宁病毒)的体外实验正在进行,初步结果显示曲美替尼对多种沙粒病毒具有广谱抑制活性。
曲美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