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泊马度胺后获得部分缓解的病例分享
本文分享1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使用泊马度胺联合地塞米松(Pd方案)后获得部分缓解(PR)的病例,详细记录治疗过程、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管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泊马度胺;部分缓解;病例报告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5岁,因“骨痛伴贫血2年,加重3个月”于2024年6月入院。既往接受过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VRd方案)4个疗程、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及伊沙佐米维持治疗,均未达持久缓解。2024年3月复查示血清M蛋白升至3.2g/dL,骨髓穿刺显示浆细胞比例28%,确诊为RRMM。
治疗经过
初始治疗
2024年6月开始Pd方案治疗:泊马度胺4mg/d,第1-21天口服;地塞米松40mg/周,第1、8、15、22天给药。同时给予预防性抗血栓治疗(阿司匹林100mg/d)。
疗效评估
第1周期:骨痛逐渐减轻,生活质量改善。
第4周期:血象好转,血红蛋白从82g/L升至105g/L,肌酐从156μmol/L降至112μmol/L。骨髓穿刺示浆细胞比例降至12%,血清M蛋白降至1.8g/dL,达到PR标准。
不良反应管理
血液学毒性:第2周期出现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予G-CSF(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5μg/kg/d,3天后恢复。
非血液学毒性:轻度皮疹(2级),予开瑞坦10mg/d,3天后缓解。未发生静脉血栓栓塞。
随访结果
治疗6个月后,患者持续PR,M蛋白稳定在1.5-1.8g/dL,未出现疾病进展。定期复查显示肾功能正常,骨痛未复发。患者对治疗耐受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本病例表明,泊马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对RRMM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即使在高危细胞遗传学(如本例未明确提及但可能存在)情况下仍可实现PR。治疗需密切监测血液学毒性,通过剂量调整和支持治疗可有效管理。
泊马度胺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