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MDR-TB患者使用印度版环丝氨酸后出现精神症状的病例报告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7-30

  患者,男性,48岁,农民,肺结核病史20余年。2012年6月痰培养显示耐多药结核病(MDR-TB),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耐药。

  治疗经过

360截图20240124100337176.jpg


  初始方案

  2012年6月30日开始使用含环丝氨酸的标准化疗方案:吡嗪酰胺(0.4g/次,3次/d)、卷曲霉素(0.5g/次,1次/d)、莫西沙星(0.4g/次,1次/d)、对氨基水杨酸(PAS,4.0g/次,2次/d)、环丝氨酸(0.25g/次,2次/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875/125mg/次,2次/d)。

  联合维生素B6 50mg/d。

  不良反应出现

  用药后第7天出现腹泻,每日2-3次稀水样便,加用蒙脱石散无效,第12天停用PAS后腹泻缓解。

  用药后第14天出现语言混乱、夜间睡眠差;第21天出现幻觉,称“药品是外国用来毒害中国人的”,并攻击同室患者。

  精神症状进展

  第22天凌晨自行离开病房,潜入市公安局办公楼,后被警察送回。

  第23天再次逃离医院,中断治疗。

  处理与转归

  停药观察

  2012年9月3日恢复治疗,停用环丝氨酸及维生素B6,其他药物不变。

  精神症状缓解

  停药后患者主动联系医生,解释住院期间言行系幻觉所致,要求恢复治疗。

  随访6个月未再发生精神异常。

  不良反应机制

  环丝氨酸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作用,但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包括头痛、眩晕、抑郁、幻觉等。

  本例患者血药浓度未监测,但用药2周后出现严重精神症状,提示需早期识别并停药。

  剂量调整建议

  初始剂量应为250mg/12h,连用2周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500mg/12h。

  肾功能不全或体重<50kg患者需减量,并密切监测精神症状。

  预防措施

  使用前需评估患者精神病史、APOE基因型(本例为ε3/ε4杂合子,风险较高)。

  治疗期间加强家属教育,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结论:印度版环丝氨酸在MDR-TB治疗中有效,但需严格掌握剂量和监测不良反应,避免严重精神症状的发生。

环丝氨酸(印度).jpg

  据悉,环丝氨酸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若考虑购买此药,患者可以选择前往国外就医,并在当地合法购买该药品。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结尾图片.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