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帕塞替尼:PI3K/AKT通路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突破

作者: 医学编辑陈筱曦 2025-07-09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亚型约占70%。尽管内分泌治疗(如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已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耐药问题仍困扰临床。卡帕塞替尼作为一种高选择性AKT抑制剂,通过靶向PI3K/AKT/mTOR通路,为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突破性治疗选择。

360截图20230423171412447.jpg

  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

  AKT(蛋白激酶B)是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核心分子,调控细胞增殖、代谢和存活。在HR+/HER2-乳腺癌中,约40%-50%的患者存在PIK3CA/AKT1/PTEN等基因变异,导致AKT通路异常激活,引发内分泌治疗耐药。卡帕塞替尼通过ATP竞争性结合AKT的ATP结合位点,抑制AKT1/2/3亚型的活性,从而阻断下游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CAPItello-291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纳入708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和CDK4/6抑制剂。结果显示,卡帕塞替尼联合氟维司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2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组的3.6个月(HR=0.60,P<0.001)。在AKT通路异常亚组(携带PIK3CA/AKT1/PTEN突变)中,卡帕塞替尼组的PFS为7.3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3.1个月(HR=0.50)。此外,卡帕塞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2%。

  安全性与耐受性

  卡帕塞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72%)、皮疹(58%)、高血糖(45%)和恶心(36%)。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糖(13%)、皮疹(8%)和腹泻(6%)。通过剂量调整(如从400mg bid减至300mg bid)和支持治疗,多数不良反应可控制。此外,卡帕塞替尼采用间歇给药方案(用药4天/停3天),进一步降低了毒性风险。

  临床应用与未来方向

  基于CAPItello-291研究结果,卡帕塞替尼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接受过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且携带PIK3CA/AKT1/PTEN突变。目前,卡帕塞替尼正在探索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策略,如与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联用,或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此外,针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前列腺癌的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

  卡帕塞替尼的获批标志着HR+/HER2-乳腺癌治疗进入精准化时代。其独特的间歇给药方案、卓越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为AKT通路异常患者提供了全新选择。随着联合疗法的探索和生物标志物的优化,卡帕塞替尼有望成为乳腺癌全程管理的基石药物,助力更多患者实现长期生存。

卡帕赛替尼200老挝.jpg

  卡帕塞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1.jpg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微信客服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