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丨二甲双胍是否能预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时间:2023-01-03 一项研究发现,为预防糖尿病而开始的二甲双胍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似乎并不能降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风险。 该研究使用了糖尿病预防计划结果研究的数据,这是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的横断面随访阶段,旨在调查二甲双胍治疗或强化生活方式改变与安慰剂与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联高危人群。 共有1,592名在试验后16年进行随访时进行视网膜成像的参与者被纳入分析。其中,生活方式组有514名(32.3%)参与者,二甲双胍组有549名(34.5%),安慰剂组有529名(33.2%)。三个干预组的参与者具有可比较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随机分组时的平均年龄49岁)、性别(71%为男性)、种族和民族(49%为白人)、吸烟习惯、体重指数和教育水平。 总体而言,479名(30.1%)参与者患有AMD,其中229名(14.4%)患有早期AMD,218名(13.7%)患有中期AMD,32名(2.0%)患有晚期AMD。AMD参与者的比例在三个干预组中相似:生活方式组152人(29.6%),二甲双胍组165人(30.2%),安慰剂组162人(30.7%)。同样,早期、中期和晚期AMD的分布也没有显着差异。 在二甲双胍组中,平均治疗持续时间在有和没有AMD的参与者之间没有差异(平均8.0年对8.5年;p=0.69)。 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是AMD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30,95%CI,1.05–1.61;p=0.02)。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400-001-9769,15600654560(微信同号)。 【友情提示:本文医药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疾病治疗和用药请咨询医生评估,海得康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站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