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白血病 >>白血病药品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新诊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新诊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15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中国新诊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的治疗情况。

360截图20240306142033675.jpg

  研究纳入了慢性期(CP)和加速期(AP)的CML患者数据,这些患者年龄均大于或等于18岁,且在诊断后的6个月内接受了伊马替尼、尼罗替尼、达沙替尼或氟马替尼的初始治疗。我们针对这些具有完整数据的中国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研究共涵盖了6893名患者,其中慢性期患者6453名(93.6%),加速期患者440名(6.4%)。初始治疗时,患者分别接受了伊马替尼(n=4906, 71.2%)、尼洛替尼(n=1157, 16.8%)、达沙替尼(n=298, 4.3%)或氟马替尼(n=532, 7.2%)。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IQR 22-75)。在随访期间,1581名患者(22.9%)因各种原因更换了TKI,其中包括耐药(n=1055, 15.3%)、不耐受(n=248, 3.6%)、追求更好的疗效(n=168, 2.4%)以及其他经济或个人原因(n=110, 1.6%)。值得注意的是,加速期患者更换TKI的频率显著高于慢性期患者(44.1% vs 21.5%,P<0.001),且更多加速期患者因耐药而更换TKI(75.3% vs 66.1%,P=0.011)。

  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较低的血红蛋白(HGB)浓度和ELTS中/高危人群与慢性期患者较低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反应率以及不良预后相关。白细胞计数较高且初始使用第二代TKI治疗的患者缓解率较高。诊断时为Ph(+) ACA的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差。然而,Sokal中/高风险队列仅与较低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和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率以及较差的PFS显著相关。对于加速期患者,较低的HGB浓度和较大的脾脏大小与较低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反应率显著相关。初次接受第二代TKI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血小板(PLT)计数较低、原始细胞和Ph(+) ACA较高的患者,其治疗失败生存期(TFS)较差。

  总体而言,目前绝大多数新诊断的CML-CP或AP患者可以长期受益于TKI治疗,展现出良好的治疗反应和生存结果。

  

结尾图片.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