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其他药品 >>其他药品资讯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腺样囊性癌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腺样囊性癌中的应用

时间:2024-06-18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由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尚未批准专门针对复发性或转移性腺样囊性癌(ACC)的全身治疗方法,因此探寻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在治疗此类癌症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

360截图20240124100935844.jpg

  本研究纳入了使用VEGFR抑制剂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这些试验报告了至少一个专门针对腺样囊性癌的研究结果。经过筛选,从1963项研究中确定了17项(占0.9%)符合纳入标准。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对VEGFR抑制剂的最佳总体反应,具体分为客观反应、疾病稳定或疾病进展(PD)。同时,我们还考察了安全性和耐受性,包括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疾病进展或药物相关毒性而退出试验的比例,以及剂量减少率(DRR)。

  研究共涵盖了17项试验,涉及560名复发性或转移性腺样囊性癌患者,他们接受了10种不同的VEGFR抑制剂治疗。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为6%(95% CI,3%-12%;I2 = 71%),而疾病稳定是最常见的最佳反应(82%;95% CI,74%-87%;I2 = 67 %)。在6个月的疾病控制率(定义为客观缓解和疾病稳定的总和)为54%(95% CI,45%-62%;I2 = 52%)。然而,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53%(95% CI,42%-64%;I2 = 81%),DRR发生率为59%(95% CI,40%-76%)。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患者(57%;95% CI,44%-70%;I2 = 83%)能够持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而21%(95% CI,15%-28%;I2 = 62%)的患者因毒性反应而中断治疗。

  在特定VEGFR抑制剂的亚组分析中,仑伐替尼和阿昔替尼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其中,仑伐替尼的客观缓解率为14%(95% CI,7%-25%),疾病稳定率为76%(95% CI,63%-85%),61%的患者能够持续治疗至疾病进展,但DRR相对较高,为78%(95% CI,66%-87%)。阿昔替尼的客观缓解率为8%(95% CI,4%-15%),疾病稳定率高达85%(95% CI,72%-92%),73%的患者可持续治疗至疾病进展,且DRR相对较低,仅为22%(95% CI,12%-38%)。

  尽管Rivoceranib的客观缓解率最高(24%),但由于研究间的异质性高,且能够持续治疗至疾病进展的患者比例最低(35%),因此其应用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综上所述,VEGFR抑制剂在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腺样囊性癌中显示出较高的疾病稳定率。在众多VEGFR抑制剂中,仑伐替尼和阿昔替尼因其在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的综合表现脱颖而出,这为它们被纳入治疗指南提供了有力支持。

安罗替尼(1).jp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尾图片.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