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胆管癌 >>佩米替尼 >> 胆管癌靶向治疗格局的演变:胆管癌正成为胃肠道肿瘤学的“非小细胞肺癌”吗?
详细内容

胆管癌靶向治疗格局的演变:胆管癌正成为胃肠道肿瘤学的“非小细胞肺癌”吗?

时间:2024-08-28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分子靶向治疗已经对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精确匹配的免疫和基因靶向治疗的典范,其治疗模式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我们已认识到由基因组畸变定义的多个非小细胞肺癌亚组,值得注意的是,近7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存在可药物治疗的异常。

360截图20221128200905514.jpg

  胆管癌(CCA)作为一种罕见的肿瘤,其预后通常较差。然而,最近在胆管癌患者中发现了新的分子改变,这使我们开始认识到靶向治疗的潜力。2019年,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抑制剂佩米替尼(Pemigatinib)成为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肝内CCA患者的靶向治疗药物。此后,更多监管机构批准了匹配的靶向疗法作为晚期胆管癌的二线或后续治疗,其中包括针对FGFR2基因融合/重排的其他药物。

  除了针对FGFR2的药物外,最近还批准了一些与肿瘤类型无关的药物,这些药物也适用于胆管癌患者,包括(但不限于)针对以下基因突变/重排的药物: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神经营养性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NTRK)、BRAF基因的V600E突变(BRAF V600E),以及适用于高肿瘤突变负荷、高微卫星不稳定性和基因错配修复缺陷(TMB-H/MSI-H/dMMR)肿瘤的药物。

  目前,正在进行的试验正在研究胆管癌中的HER2、RET和非BRAF V600E突变,以及新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改进。本综述旨在介绍晚期胆管癌分子匹配靶向治疗的现状,并探讨胆管癌是否正逐渐成为胃肠道肿瘤学中类似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治疗模型。

结尾图片.jpg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