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肺癌 >>洛拉替尼 >> 洛拉替尼治疗ALK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病情转化的治疗作用
详细内容

洛拉替尼治疗ALK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病情转化的治疗作用

时间:2024-10-23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关于肺癌患者经历靶向药治疗、耐药后病情转化,并再次通过不同靶向药获得治疗效果的详细案例报告。

  患者信息:52岁男性,25年吸烟史。

  初步症状:持续咳嗽超过3个月。

360截图20240124100805563.jpg

  诊断结果:通过胸部CT扫描和穿刺活检,确定为浸润性低分化癌,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浸润性腺癌趋势,IVB期肺癌,伴脑转移和多发骨转移。

  分子诊断:PD-L1表达阴性,ALK基因融合突变,同时存在KRAS基因G12D突变。

  初始治疗与效果

  治疗方案:首先使用恩沙替尼进行靶向治疗,后改为阿来替尼(第二代ALK靶向药)。

  治疗效果:肺部和脑部病灶明显减少,临床评估为部分缓解。

  耐药与病情转化

  耐药表现:在阿来替尼治疗8个月后,肺部和脑部病灶出现进展。

  病情转化:支气管镜活检发现转化为小细胞肺癌。

  后续治疗与效果

  治疗方案:

  尝试EP方案化疗(依托泊苷联合顺铂),但效果不理想。

  改用第三代靶向药洛拉替尼。

  治疗效果:

  使用洛拉替尼后,胸部CT显示左肺部病灶缩小,左侧胸腔积液减少。

  颅脑核磁检查显示脑部病灶也减少。

  洛拉替尼治疗5个月后,肺部和脑部病灶持续缩小,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该患者经历了从非小细胞肺癌到小细胞肺癌的转化,但仍能通过第三代靶向药洛拉替尼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洛拉替尼在ALK基因阳性的肺癌患者中,即使病情发生转化,仍可能保持有效的治疗作用。

  此案例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治疗希望,并强调了持续监测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综上,该患者的治疗经历展示了肺癌治疗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体现了靶向药物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即使病情发生转化,通过合理的治疗选择和调整,患者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洛拉替尼老挝.jpg

  洛拉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结尾图片.jpg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