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缬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相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用药参考时间:2024-10-25 关于缬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CMV相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佳用药时机,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先天性CMV感染与感音神经性耳聋:巨细胞病毒(CMV)是新生儿先天性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而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先天性CMV感染最常见的后遗症。 治疗方法:目前,对于先天性CMV感染相关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和抗病毒药物治疗。 研究发现与争议 英美联合研究:一项由英美联合开展的小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试验发现,1月龄后开始使用缬更昔洛韦治疗,并不能改善先天性CMV感染相关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的听力结果。 其他研究结果:然而,并非所有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例如,荷兰的CONCERT研究以及日本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都提示,在出生后的一定时间内(如3个月内或新生儿期至1~2月龄)应用缬更昔洛韦治疗,可能对防止听力进一步恶化或改善听力结果有一定效果。 最佳用药时机的探讨 标准方案:对于有症状的先天性CMV感染患儿,出生后1个月内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6周是目前的标准方案,且至少可改善2岁时患儿的听力发育结局。 治疗窗的扩展:综合其他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先天性CMV感染相关感音神经性耳聋抗病毒治疗的“治疗窗”或许可以扩展到婴儿出生后3个月内(即<13周龄),并且该方案可以更放心地用于小婴儿。 个体化治疗:最佳用药时机可能因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异,如感染程度、症状表现等。因此,在实际治疗中,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持续研究与监测:由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且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持续开展相关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最佳用药时机和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听力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缬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CMV相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佳用药时机尚存在一定争议,但出生后1个月内开始治疗是目前的标准方案,且有可能扩展到出生后3个月内。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