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其他药品 >>其他药品资讯 >> 贝组替凡对HIF2A介导的副神经节瘤的快速心血管反应
详细内容

贝组替凡对HIF2A介导的副神经节瘤的快速心血管反应

时间:2024-11-05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贝组替凡(Belzutifan)作为一种前沿的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小分子抑制剂,已展现出在治疗肾细胞癌中的显著疗效。HIF-2α是驱动副神经节瘤(PPGL)发展的关键转录因子。先前研究已证实,贝组替凡在稳定肿瘤进展方面具有长期的积极影响。

360截图20240306142020119.jpg

  病例1:患者为18岁乌克兰女性,患有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腹部副神经节瘤及阵发性高血压。经我机构评估,确认其存在体细胞HIF2A(p.A530V)致病性变异,即Pacak-Zhuang综合症。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复发后,患者开始接受贝组替凡治疗,每日剂量120mg,持续3个月。治疗初期,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5天内显著下降36倍,同时伴随去甲肾上腺素水平4倍的降低。这一变化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高血压状况,并使得大部分抗高血压药物剂量得以减少。

  病例2:另一名34岁女性患者,同样携带体细胞HIF2A功能获得性致病性变异(p.A530V),因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和红细胞增多症复发而开始服用贝组替凡,每日剂量同样为120mg。尽管由于肿瘤负荷较低,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未明显升高(无高血压表现),但贝组替凡的启用仍迅速导致儿茶酚胺水平的显著下降,与病例1中的观察结果一致。

  本研究初步表明,贝组替凡可能通过降低HIF2A上调的嗜铬细胞中磷酸化酪氨酸羟化酶水平来抑制儿茶酚胺的合成,这是其长期抑制HIF-2α转录活性的预期效应。

  贝组替凡能够迅速降低循环中的儿茶酚胺水平,从而有效减轻儿茶酚胺过量带来的有害影响。与现有药物相比,贝组替凡在治疗HIF-2α过度活跃的患者(如携带HIF2A功能获得性突变的患者)时可能具有更显著的治疗优势。特别地,对于因儿茶酚胺过量介导的急性危机,如假性缺氧介导的PPGL和儿茶酚胺引起的紧急情况,贝组替凡可能提供一种更为迅速有效的治疗选择。

结尾图片.jpg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