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BRAF/MEK抑制剂在转移性黑色素瘤治疗方案中的比较评价时间:2024-11-14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单抗(nivo/ipi)已成为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有效手段,但伴随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往往较为严重。相比之下,BRAF抑制剂与MEK抑制剂的联合疗法(BRAFi/MEKi),如encorafenib加binimetinib(enco/bini),在治疗BRAF V600突变型晚期黑色素瘤时展现出了较高的总体缓解率(ORR),然而其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却略逊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本研究纳入了22名接受纳武利尤单抗加伊匹单抗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以及13名接受encorafenib加binimetinib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 纳武利尤单抗加伊匹单抗在一线治疗队列中的ORR显著高于二线或其他治疗队列。具体而言,一线队列的ORR为60.0%(95% CI: 31.2-83.3%),而二线或其他队列的ORR仅为8.3%(95% CI: 0-37.5%)。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 与此同时,encorafenib加binimetinib的ORR在一线队列和二线或以上队列中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分别为75.0%(95% CI: 28.9-96.6%)和77.8%(95% CI: 44.3-94.7%)。尽管两组间的ORR差异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纳武利尤单抗加伊匹单抗在一线队列中的中位PFS显著优于二线或以上队列,分别为7.7个月(95% CI: 2.0-11.9)和2.3个月(95% CI: 0.5-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09)。 在安全性方面,一线和二线或以上队列中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相当,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在安全性上无显著差异。 尽管本研究基于的病例数有限,但结果提示我们,对于BRAF V600突变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而言,纳武利尤单抗加伊匹单抗或许应作为一线治疗的首选方案,而非encorafenib加binimetinib。这一结论与既往的临床试验结果相吻合,为进一步优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