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伊布替尼耐药后改用维奈克拉联合治疗的CLL病例分析时间:2025-04-30 摘要:本文报道一例伊布替尼耐药后改用维奈克拉联合治疗的CLL病例。患者为tp53突变的CLL患者,经伊布替尼治疗获得部分缓解后出现耐药,后给予维奈托克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再次获得缓解。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伊布替尼;耐药;维奈托克;利妥昔单抗 患者为65岁女性,因“体检发现白细胞增高1年”就诊。2015年6月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查考虑为CLL,后定期复查血常规,白细胞逐渐升高。2016年3月至6月淋巴细胞计数从33.9×10^9/L增长至85.9×10^9/L。2016年6月起开始口服苯丁酸氮芥,但患者淋巴细胞进一步上升。2016年8月入院,血常规示WBC 90.67×10^9/L,淋巴细胞比例90.9%,骨髓象考虑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骨髓象(CLL/SLL可能),流式细胞术检查示CD5+、CD10-、CD20 dim、CD22 dim、CD23+、CD200+、κ轻链限制性表达,IGHV重排未突变,FISH示tp53/cep17阳性,诊断为CLL,伴有tp53突变,binet b期,raiⅡ期,cll-ipi 5分。 根据2016年nccn指南,具有tp53突变的高危患者可予以伊布替尼作为一线治疗,结合患者本人意愿,2016年9月开始口服伊布替尼420 mg/d。2017年9月临床疗效评价达到部分缓解(PR)。2017年12月患者因支气管炎、尿路感染口服抗生素近1个月,伊布替尼单药治疗满17个月后复查血常规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同时颈部左侧淋巴结肿大,提示伊布替尼耐药。 2018年5月17日起予R-CHOP方案化疗,待WBC下降后于第6天予利妥昔单抗700 mg治疗,化疗后患者逐步恢复意识。2018年6月27日起予VR方案:bcl-2抑制剂维奈托克,20 mg/d爬坡至400 mg/d口服,400 mg/d维持治疗;第1个疗程的第1天利妥昔单抗375 mg/m2治疗,第2—6个疗程第1天利妥昔单抗500 mg/m2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复查血常规示WBC 2.52×109/L,淋巴细胞计数0.75×109/L,脾脏正常大小,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达完全缓解(CR),mrd 0.13%,ngs示btk c481s、c481r及tp53共三个历史阳性位点均未检测到突变。 伊布替尼是全球第一个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不可逆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复制和转移所需的BTK发挥抗癌作用。但部分患者会出现耐药情况。维奈托克是全球首款BCL-2(B淋巴细胞瘤-2基因)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蛋白来恢复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细胞凋亡),从而杀死肿瘤。维奈托克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为该伊布替尼耐药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塞普替尼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