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沃替尼耐药怎么办?探索联合奥希替尼的突破性治疗方案时间:2025-05-07 在肺癌靶向治疗领域,MET扩增是EGFR-TKI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赛沃替尼作为高选择性MET抑制剂,为MET异常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耐药问题逐渐凸显。针对这一难题,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的方案展现出突破性潜力。 耐药机制与挑战 MET扩增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绕过EGFR-TKI的抑制作用,导致肿瘤细胞持续增殖。当患者对赛沃替尼产生耐药时,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进一步激活其他旁路信号(如HER2扩增、KRAS突变等)或MET基因二次突变(如MET D1228X、Y1230X等)维持生存。这种复杂的耐药机制使得单一靶向治疗难以长期控制病情。 联合治疗方案的突破性数据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公布的SAVANNAH研究(NCT03778229)为联合治疗提供了关键证据。该研究纳入101例一线奥希替尼进展后伴有MET扩增和/或过表达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接受赛沃替尼(300mg BID)联合奥希替尼(80mg QD)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疗效分析人群(MET IHC 3+/≥90%或FISH 10+)的客观缓解率(ORR)达56%(95%CI 45%—67%),研究者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4个月(95%CI 5.5—7.6个月)。在预先定义的亚组中,如脑转移患者(39%)的ORR与总人群一致,表明联合方案对特殊人群同样有效。 安全性方面,≥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32%,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水肿(58%)、恶心(45%)和腹泻(33%)。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显示出联合方案的可控性。 机制协同与临床优势 赛沃替尼通过抑制MET通路,阻断MET扩增介导的耐药信号,而奥希替尼则持续抑制EGFR突变。这种双重抑制作用不仅克服了单一通路的耐药性,还可能通过协同效应增强抗肿瘤活性。例如,在TATTON研究中,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对一代/二代EGFR-TKI治疗进展患者的ORR达64.7%—66.7%,中位PFS为9—11个月,进一步验证了联合治疗的协同增效。 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为EGFR-TKI耐药后的MET扩增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通过机制协同和临床数据的双重验证,这一方案有望成为未来肺癌精准治疗的重要方向。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仅作为参考意见。用药期间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随时沟通用药情况。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