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岁癫痫患儿吡仑帕奈诱发急性肾衰竭:免疫球蛋白挽救治疗经过时间:2025-06-26 吡仑帕奈作为新型抗癫痫药物,在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中广泛应用,但罕见严重不良反应(如DRESS综合征)可诱发急性肾衰竭。本文报告一例13岁癫痫患儿因吡仑帕奈诱发DRESS综合征导致急性肾衰竭的病例,并阐述免疫球蛋白挽救治疗的经过。 病例概述 患儿男性,13岁,诊断为局灶性癫痫伴继发全面性发作,既往使用丙戊酸、拉莫三嗪控制不佳。添加吡仑帕奈(起始剂量2mg/d,4周后增至4mg/d)后,第6周出现发热(体温39℃)、全身红色斑疹及下肢瘀斑,伴急性肾衰竭(血肌酐升至320μmol/L,尿量<400ml/d)。 诊断与鉴别诊断 DRESS综合征诊断依据: 发热、皮疹、内脏受累(肝酶升高、急性肾衰竭)三联征。 血液学异常:白细胞计数52×10⁹/L(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 皮肤活检:表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符合DRESS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排除Stevens-Johnson综合征(无黏膜受累及表皮松解)。 排除感染性休克(血、尿、脑脊液培养阴性)。 免疫球蛋白挽救治疗经过 紧急处理: 停用所有抗癫痫药物,包括吡仑帕奈。 启动机械通气及血管升压药支持治疗。 免疫球蛋白治疗: 剂量:400mg/kg/d,连续5天静脉滴注。 机制:中和异常增高的自身抗体,抑制免疫细胞活化。 治疗反应: 2天内皮肤红斑消退,肝肾功能改善(血肌酐降至120μmol/L)。 5天后拔除气管插管,激素剂量逐渐减量。 长期随访: 住院3周后神经功能恢复至基线状态。 出院后继续左乙拉西坦治疗,激素缓慢减量6个月。 发病机制与风险因素 药物代谢相互作用: 丙戊酸为CYP3A4抑制剂,使吡仑帕奈血药浓度升高1.8倍,增加DRESS风险。 遗传易感性: HLA-B5801等位基因携带者DRESS发生率增加10倍(本例未行基因检测)。 临床警示与建议 用药前筛查: 检测HLA-B5801基因,高风险患者避免使用吡仑帕奈。 评估肝肾功能,避免与肝毒性药物联用。 治疗中监测: 每月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警惕发热、皮疹等早期症状。 吡仑帕奈剂量调整需缓慢(每2周增加2mg),避免快速加量。 严重不良反应处理: 确诊DRESS后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启动免疫球蛋白(400mg/kg/d×5天)及激素治疗。 肾衰竭患者需行血液透析支持。 吡仑帕奈在儿童癫痫治疗中安全性良好,但DRESS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需高度警惕。免疫球蛋白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测及风险评估。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