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EZH2野生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对他泽司他的治疗反应及耐药分析时间:2025-07-04 患者背景与初始治疗 患者为52岁女性,确诊为III期滤泡性淋巴瘤(FL),基因检测显示EZH2野生型,FLIPI评分3分(高危)。既往接受过6周期R-CHOP方案化疗及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18个月后复发,表现为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脾脏浸润。 他泽司他治疗经过 治疗方案: 2023年10月起,患者接受他泽司他800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治疗前基线CT显示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5.2cm),骨髓活检未见肿瘤细胞。 疗效评估: 第3个月:PET-CT显示部分缓解(PR),淋巴结最大直径缩小至3.1cm,SUVmax由12.8降至6.5。 第6个月:病情进展(PD),淋巴结最大直径反弹至4.8cm,并出现新发纵隔淋巴结受累。 耐药机制分析 潜在耐药机制: 表观遗传旁路激活:患者肿瘤组织再活检显示,PI3K/AKT/mTOR通路关键蛋白p-AKT(Ser473)表达上调,提示该通路可能替代EZH2介导肿瘤增殖。 肿瘤微环境改变:免疫组化显示,治疗期间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由基线10%升至40%,T细胞浸润减少,提示免疫逃逸可能参与耐药。 临床关联性: 研究显示,EZH2野生型FL患者对他泽司他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3.0个月,显著低于EZH2突变患者(ORR 69%,PFS未达终点)。该患者PFS仅6个月,与文献报道一致。 后续治疗策略 联合治疗尝试: 2024年4月起,患者接受他泽司他联合来那度胺(25mg/d,第1-21天/28天)治疗,2周期后PET-CT显示代谢完全缓解(CMR),目前持续缓解中。 机制推测: 来那度胺可能通过抑制IRF4转录因子活性,阻断PI3K通路激活,恢复他泽司他的敏感性。 EZH2野生型FL患者对他泽司他的单药疗效有限,耐药机制可能涉及旁路通路激活及免疫逃逸。联合治疗(如他泽司他+来那度胺)可能通过多靶点抑制克服耐药,值得进一步探索。 他泽司他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