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问答 >>治疗手记 >> 一例复发难治性CLL患者使用艾德拉尼后部分缓解的病例分析
详细内容

一例复发难治性CLL患者使用艾德拉尼后部分缓解的病例分析

时间:2025-07-09     作者:医学编辑陈筱曦   阅读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2岁,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8年,既往接受过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FCR)方案及伊布替尼治疗,均因疾病进展而停药。基因检测显示TP53突变及IGHV未突变,提示预后不良。

360截图20240124100321830.jpg

  治疗经过

  2024年1月,患者因淋巴结肿大、脾大及血红蛋白下降(85g/L)再次入院,复查骨髓象示CLL细胞占比35%。考虑到患者对化疗及BTK抑制剂耐药,改用艾德拉尼150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

  疗效评估

  早期应答:治疗8周时,患者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直径缩小50%,脾大由肋下5cm缩小至2cm,血红蛋白升至105g/L。

  中期疗效:治疗16周时,骨髓象示CLL细胞占比降至10%,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达到部分缓解(PR)标准。

  长期随访:治疗24周时,患者持续维持PR状态,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8个月,显著优于既往FCR方案的6个月PFS。

  安全性监测

  治疗期间,患者出现2级腹泻及转氨酶升高,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发生严重感染、出血或房颤等BTK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

  病例分析

  该患者为高危复发难治性CLL,携带TP53突变及IGHV未突变,对传统化疗及BTK抑制剂耐药。艾德拉尼作为PI3Kδ抑制剂,通过诱导CLL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因子,展现出对高危患者的疗效。其ORR达60%,中位PFS为9.5个月,优于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的4.1个月PFS。此外,艾德拉尼对BTK抑制剂耐药患者的ORR仍可达45%-50%,为后线治疗提供了重要选择。然而,其腹泻、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建议预防性使用止泻药及保肝药物。

  氘可来昔替尼与艾德拉尼分别在银屑病及CLL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前者通过精准靶向TYK2实现高效低毒,后者通过抑制PI3Kδ通路克服耐药,为复杂病例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海德康(1).png

  “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问题,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