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达沙替尼相关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调整与预后时间:2025-07-10 患者为58岁男性,确诊为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Sokal评分中危。初始治疗选择达沙替尼100 mg/日,服药后第3个月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和活动后气促,无发热或胸痛。胸部CT提示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肺窗可见肋膈角变钝,纵隔窗示胸膜增厚。 治疗经过 初始处理: 暂停达沙替尼,并行胸腔穿刺术,引流淡黄色胸水约800 mL,送检示渗出液(蛋白3.8 g/dL,LDH 450 U/L),未发现恶性细胞。 启动利尿治疗(呋塞米20 mg/日联合螺内酯40 mg/日),并监测电解质水平。 胸腔积液复发与剂量调整: 停药后2周,患者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复查胸部CT示右侧胸腔积液复发(约500 mL)。 重新启动达沙替尼,剂量减至50 mg/日,并联合泼尼松10 mg/日(逐渐减量至停药)。 每周复查胸部超声,若积液量>3 cm,行胸腔穿刺引流。 长期随访与替代方案: 剂量减至50 mg/日后,患者未再出现胸腔积液,但3个月后分子学反应(BCR-ABL IS)从0.01%升至0.1%。 改用尼洛替尼300 mg每日两次,服药后第1个月达MMR(BCR-ABL IS≤0.1%),第6个月达DMR(BCR-ABL IS≤0.0032%)。 预后 尼洛替尼治疗期间未出现胸腔积液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胸部CT未见胸膜增厚或肺纤维化。 随访18个月,患者持续维持DMR,生活质量评分(EORTC QLQ-C30)从基线65分提升至82分。 达沙替尼相关胸腔积液的发生率约为32%,可能与药物抑制PDGFR和VEGFR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剂量减至50 mg/日可降低胸腔积液风险,但可能影响疗效。本例中,尼洛替尼作为替代方案,在分子学反应和安全性方面表现更优。 达沙替尼仿制药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购药,可选择出国就医。海得康专注正规海外医疗,帮助中国患者搭建海外医药桥梁!更多药品资讯,请咨询海得康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