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沙佐米的作用机制、药理特性与治疗优势时间:2025-08-0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由骨髓浆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血液肿瘤,传统治疗以化疗、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和干细胞移植为主,但复发率高、耐受性差。伊沙佐米作为首个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性,为MM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作用机制:阻断蛋白降解,诱导肿瘤凋亡 蛋白酶体是细胞内降解异常或损伤蛋白质的核心机制。MM细胞高度依赖蛋白酶体清除错误折叠的免疫球蛋白,以维持生存。伊沙佐米通过可逆性结合20S蛋白酶体的β5亚基,抑制其糜蛋白酶样活性,导致多泛素化蛋白质积累,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最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此外,伊沙佐米还可抑制NF-κB、JAK/STAT等促生存信号通路,增强抗肿瘤效应。 药理特性:口服便捷,药代动力学优化 口服给药:伊沙佐米为柠檬酸酯前药,口服后快速水解为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达58%,避免了静脉注射的不便,尤其适合老年或体弱患者; 长半衰期:体内半衰期约9.5天,支持每周一次给药,减少治疗频率; 组织分布广: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可穿透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MM患者有效; 药物相互作用少:虽经CYP3A4代谢,但与强效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联用时,需调整剂量(从4mg减至3mg),以避免血药浓度下降。 治疗优势:疗效显著,安全性可控 延长生存期:TOURMALINE-MM1研究(NCT01564537)显示,伊沙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IRd方案)相比来那度胺+地塞米松(Rd方案),中位PFS显著延长(20.6个月 vs. 14.7个月),总生存期(OS)风险比降低23%; 缓解深度加深:在长达23个月的随访中,IRd方案使完全缓解(CR)或非常好部分缓解(≥VGPR)率从基线的48.1%提升至62.3%,而Rd方案仅从43.2%提升至50.1%; 耐受性良好:常见3级以上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19%)、中性粒细胞减少(13%)和腹泻(6%),但通过剂量调整(如伊沙佐米减至3mg)可有效管理,且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2%)显著低于硼替佐米(30%-40%)。 伊沙佐米已获批用于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MM患者,并逐步拓展至维持治疗领域。 伊沙佐米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