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拉替尼在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中的78%客观缓解率时间:2025-08-12 RET融合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罕见驱动基因,在1%-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存在,传统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不足4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4-6个月。2023年8月,美国FDA基于ARROW试验的扩展数据,正式批准普拉替尼(Pralsetinib)用于RET融合阳性转移性NSCLC的一线治疗,其核心依据是初治患者群体中78%的客观缓解率(ORR)和13.4个月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 试验设计与患者分层 ARROW试验(NCT03037385)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I/II期研究,覆盖全球55个研究中心。试验纳入两类患者:初治转移性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铂类化疗失败的转移性患者。初治患者组共107例,中位年龄62岁,33%存在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54%为KIF5B-RET融合亚型。所有患者每日口服普拉替尼400mg,持续治疗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 疗效数据:突破性缓解率 初治患者核心结果: 78%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其中7%实现肿瘤完全消失(CR)。 中位起效时间仅1.8个月,91%的患者在首次评估时即观察到肿瘤缩小。 中位PFS达13.4个月,12个月总生存率(OS)为82%,显著优于历史对照(含铂化疗组12个月OS率约55%)。 亚组分析验证普适性: CNS转移患者:15例基线脑转移患者中,颅内ORR达70%,3例患者颅内病灶完全消失,中位颅内DOR为11.5个月。 PD-1/PD-L1经治患者:54例免疫治疗失败患者中,ORR仍达59%,中位DOR 22.3个月,证明普拉替尼可克服免疫耐药。 剂量优化与安全性: 400mg QD剂量下,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52%,最常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5%)、高血压(12%)和贫血(9%)。 仅7%的患者因TRAE停药,无治疗相关死亡报告,安全性显著优于多激酶抑制剂(MKI)类竞品。 机制验证:靶向抑制的精准性 普拉替尼通过选择性结合RET激酶的ATP结合口袋,抑制KIF5B-RET、CCDC6-RET等融合蛋白的二聚化激活。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其血药浓度在口服后2-4小时达峰,半衰期约22小时,支持每日一次给药。生物标志物分析表明,治疗4周后患者血浆中H3K27me3修饰水平下降68%,与肿瘤缓解呈正相关(r=0.72),证实其通过表观遗传调控抑制肿瘤增殖。 普拉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