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白血病 >>阿可替尼 >> 阿卡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临床研究与用药
详细内容

阿卡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临床研究与用药

时间:2025-08-27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作为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随着靶向药物的研发不断优化。阿卡替尼作为第二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凭借其高选择性和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CLL治疗的重要选择。

  一、临床研究:

  1. 长期随访数据证实持久疗效

  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的ELEVATE-TN试验5年随访结果显示,阿卡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A+O)方案治疗初治CLL患者,5年总生存率(OS)达90%,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至89%,显著优于传统化疗(苯丁酸氮芥+奥妥珠单抗组的5年OS为82%)。对于复发/难治性CLL患者,ASCEND试验的4年随访数据显示,阿卡替尼单药治疗的中位PFS为42个月,4年PFS率达62%,而对照组(利妥昔单抗+艾德拉尼/苯达莫司汀)仅为19%。

阿卡替尼1.jpg

  2. 中国患者数据验证全球一致性

  2025年发表的1/2期研究(NCT03932331)聚焦中国复发/难治性CLL患者,结果显示阿卡替尼单药治疗的总体缓解率(ORR)达85%,12个月PFS率为91.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未达到。该研究证实,阿卡替尼在中国患者中的疗效与全球数据一致,且安全性可控。

  二、用药:

  1. 标准剂量与给药方式

  阿卡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00mg口服,每日两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对于联合奥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需在第1周期开始使用阿卡替尼,第2周期启动奥妥珠单抗(共6个周期),并在同一天给药时优先服用阿卡替尼。

  2. 特殊人群调整

  老年患者:年龄≥65岁者需密切监测感染和心脏毒性,但无需调整剂量。

  肝功能不全:轻度损伤(Child-Pugh A级)无需调整剂量;中重度损伤(B/C级)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强效CYP3A抑制剂(如酮康唑)联用;与质子泵抑制剂(PPI)需间隔2小时给药,或改用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并间隔给药。

  三、不良反应管理:安全性优势凸显

  1.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头痛/头晕:发生率约22%-39%,多为1-2级,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

  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9%-35%,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感染期暂停用药并使用抗生素。

  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及以上发生率13%-23%,需定期监测血常规,感染高发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2. 心脏毒性监测

  阿卡替尼的心房颤动(AF)发生率≤5%,显著低于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12%-15%)。建议基线及用药期间每3个月进行心电图监测,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慎用。

  3. 继发恶性肿瘤风险

  长期随访显示,阿卡替尼治疗组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发生率约6%,需定期皮肤检查并防晒。其他实体瘤(如肺癌、乳腺癌)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结尾图片1.jpg

  阿卡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