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BRAF突变黑色素瘤的长期生存分析时间:2025-09-09 BRAF突变是黑色素瘤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约40%-50%的黑色素瘤患者携带BRAF V600E/K突变。针对这一突变靶点,考比替尼(MEK抑制剂)与维莫非尼(BRAF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已成为晚期黑色素瘤的一线标准方案。本文基于国际多中心Ⅲ期coBRIM研究及长期随访数据,分析其长期生存获益及安全性特征。 生存获益:PFS与OS双突破 coBRIM研究纳入495例未经治疗的BRAF V600突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配至考比替尼(60mg/d,服21天停7天)联合维莫非尼(960mg bid)组或维莫非尼单药组。中位随访14.2个月时,联合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2.3个月,较单药组的7.2个月显著延长(HR=0.58,P<0.0001)。长期随访至255例死亡事件发生时,联合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2.3个月,单药组为17.4个月(HR=0.70,P=0.005),3年OS率联合组达40%,较单药组提升15个百分点。 亚组分析显示,联合治疗在老年患者(≥65岁)中同样有效,中位PFS为10.1个月(单药组6.8个月),中位OS为19.7个月(单药组15.3个月)。此外,对于基线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高风险患者,联合组的中位PFS仍达9.5个月,显著优于单药组的5.1个月。 安全性:可控的长期毒性 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在长期随访中保持稳定。3-4级不良事件(AE)发生率联合组为72%,单药组为65%,主要差异体现在肝酶升高(γ-GGT升高:15% vs 10%)、肌酸磷酸激酶增加(12% vs<1%)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1% vs 6%)。严重AE(SAE)发生率联合组为37%,单药组为28%,但未导致治疗相关死亡增加。 长期管理策略已形成共识:联合治疗期间需每4周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若出现3级肝酶升高,需暂停考比替尼至AE恢复至≤1级,并调整剂量至40mg隔日1次。光敏性皮炎是联合治疗的特异性AE,发生率达32%,但通过严格防晒(SPF≥30防晒霜+物理遮蔽)可降低至15%以下。 考比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