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达可替尼的皮肤毒性和腹泻:剂量调整与支持性治疗措施时间:2025-10-15 达可替尼作为EGFR突变肺癌的重要治疗药物,其皮肤毒性和腹泻是临床最常见的副作用,但通过科学管理可有效控制,保障治疗连续性。 皮肤毒性管理需分级干预。1级皮疹(局限性红斑)可通过局部使用润肤剂和抗组胺药缓解;2级皮疹(广泛性红斑伴瘙痒)需联合中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并暂停用药1-2周;3级及以上皮疹(剥脱性皮炎)需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待毒性降至≤1级后恢复用药,剂量降低15-30mg。甲沟炎管理以预防为主,建议温水浸泡、修剪指甲,避免过度挤压,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对于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防止感染扩散。 腹泻管理需多维度支持。轻度腹泻可通过饮食调整缓解,如避免高纤维、辛辣食物,选择低脂、低渣饮食(如米粥、面条)。中度腹泻需联合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并补充电解质饮料防止脱水。重度腹泻(每日≥7次)需暂停用药,静脉补液,并排查感染性腹泻。患者应保持肛门周围清洁,使用湿润卫生巾减少摩擦。 剂量调整是毒性管理的核心策略。临床实践中,约60%患者需首次剂量调整,50%需二次调整。起始剂量从45mg减至30mg可显著降低≥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疗效不受影响。对于老年患者或肝肾功能异常者,建议从30mg起始,根据耐受性逐步增加。剂量调整后,患者PFS和OS与足量治疗组无显著差异。 多学科协作可提升管理质量。营养科可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心理科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焦虑,康复科设计渐进式运动计划增强体质。例如,某62岁女性患者接受达可替尼后出现3级皮疹和甲沟炎,通过暂停用药、联合外用抗生素和系统抗炎治疗,剂量减至15mg/日后皮疹降至1级,PFS达14个月。这一案例印证了剂量调整与支持性治疗的协同效应。 达可替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