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已切除的III或IV期黑色素瘤:9年疗效追踪时间:2025-11-19 在CheckMate 238试验中,针对已切除的IIIC期或IV期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治疗的患者,其无复发生存期相较于接受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治疗的患者更长。不过,当时尚需更长期的生存数据来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采用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两组,分别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或伊匹木单抗静脉输注治疗。纳武利尤单抗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毫克,每2周一次;伊匹木单抗的剂量为每公斤10毫克,每3周一次,共4剂,之后调整为每12周一次。治疗持续至多1年,或者直至患者出现疾病复发、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效应时停止。随机分组时,根据患者的疾病分期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 - L1)的状态进行分层。研究的主要终点设定为无复发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以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 经过至少近9年(107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 无复发生存期:纳武利尤单抗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61.1个月,伊匹木单抗组为24.2个月,复发或死亡的风险比为0.76(95%置信区间[CI],0.63至0.90);9年无复发生存率方面,纳武利尤单抗组为44%,伊匹木单抗组为37%。 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对于III期黑色素瘤患者,纳武利尤单抗组的中位无远处转移生存期超过9年,伊匹木单抗组为83.8个月,9年生存率分别为54%和48%,远处转移或死亡的风险比为0.81(95% CI,0.65至1.00)。 总生存期:两组试验的中位总生存期均超过9年,纳武利尤单抗组的9年生存率为69%,伊匹木单抗组为65%,死亡风险比为0.88(95.03%置信区间,0.69至1.11)。 黑色素瘤致死率:9年时,纳武利尤单抗组的黑色素瘤致死率为26%,伊匹木单抗组为30%,风险比为0.87(95%置信区间,0.67至1.13)。 后续全身治疗情况:纳武利尤单抗组接受后续全身治疗的患者比例低于伊匹木单抗组,分别为37.3%和44.6%。此外,研究未报告新的迟发性不良事件。 研究结论 9年的最终数据有力地支持了纳武利尤单抗相较于伊匹木单抗,在延长已切除的III或IV期黑色素瘤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方面具有持续的获益。
“海得康”一直紧密跟踪国际新药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为国内患者提供关于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请拨打我们的医学顾问电话: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们的专业团队会为提供详细的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确定。在用药期间,请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用药情况。如果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