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特药资讯 >>肺癌 >>曲美替尼/达拉非尼 >> 曲美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突破:BRAF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选择
详细内容

曲美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突破:BRAF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选择

时间:2025-11-25     作者:医学编辑李可艾   阅读

  在肺癌的精准治疗时代,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正逐步改写传统治疗格局。对于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曲美替尼(Trametinib)作为MEK抑制剂的代表药物,通过与BRAF抑制剂联合应用,开辟了一条从“无药可治”到“长期生存”的新路径。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BRAF突变肺癌的治疗空白,更重新定义了晚期患者的生存希望。

曲美替尼.png

  BRAF突变:肺癌中的“隐形杀手”

  BRAF基因突变在NSCLC中占比约1%-2%,虽比例不高,但这类患者往往对传统化疗响应不佳,且预后较差。BRAF V600E突变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它通过持续激活下游的MEK-ERK信号通路,驱动肿瘤细胞无限增殖。过去,这类患者仅能依赖化疗或免疫治疗,但疗效有限,中位生存期常不足1年。曲美替尼的出现,为这一群体带来了靶向治疗的曙光。

  曲美替尼的作用机制:阻断肿瘤生长的“信号中继站”

  曲美替尼属于MEK抑制剂,其核心作用是阻断BRAF突变激活的MEK-ERK信号通路。单独使用BRAF抑制剂(如达拉非尼)虽能抑制突变BRAF的活性,但肿瘤细胞可能通过激活替代通路(如RAS依赖性反馈)产生耐药性。而曲美替尼通过同时抑制MEK,可“截断”信号传导的下游环节,形成“双重封锁”,显著延缓耐药发生。临床前研究显示,曲美替尼与达拉非尼联合使用,可使BRAF V600E突变肿瘤细胞的增殖率下降80%以上。

  尽管临床数据亮眼,曲美替尼的联合方案在真实世界中仍面临挑战。首先,BRAF突变检测的普及率不足导致部分患者错过治疗机会;其次,药物可及性(如医保覆盖、药品价格)仍是制约因素;此外,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发热、疲劳、皮肤毒性)需密切管理。

结尾图片1.jpg

  曲美替尼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可通过香港直邮获取,相关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海得康”发掘国际新药动态,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咨询服务,更多海外原研药/仿制药等信息,可咨询海得康了解。电话:400-001-9769,海得康官网微信:1560065456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所有内容均根据公开信息查询整理发布,如有雷同或侵权请联系删除。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使用前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前,请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