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己烯酸相关视野缺损的临床特征与监测策略:病例报告与文献回顾
病例报告:
患者小红(化名),女,因婴儿痉挛症接受氨己烯酸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逐渐出现双眼视野的向心性缩小,特别是鼻侧视野。经过眼科详细检查,确诊为氨己烯酸相关视野缺损。
临床特征
视野缺损类型:
氨己烯酸相关视野缺损通常为双眼视野的向心性缩小,特别是鼻侧视野。这种视野缺损通常是不可逆的,且可能在治疗的数月或数年后才逐渐显现。
症状表现:
患者在视野缺损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视野缺损的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驾驶困难、阅读障碍等日常生活中的不便。
发生机制:
氨己烯酸相关视野缺损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氨己烯酸抑制视网膜内GABA氨基转移酶,导致视网膜内GABA水平升高,进而产生兴奋性毒性有关。
监测策略
治疗前评估:
在开始使用氨己烯酸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科评估,包括视野检查、眼底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干扰视野的眼部疾病。
定期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为患者进行视野检查,以早期发现视野变化并及时干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建议接受氨己烯酸治疗的患者在开始用药后4周内进行眼科检查,随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科检查,直到停药为止。
监测方法:
常用的视野检查方法包括静态视野检查(如Humphrey视野计)和动态视野检查(如Goldmann视野计)。此外,视网膜电图(ERG)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也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定期检测氨己烯酸相关视野缩窄的方法。
文献回顾
根据文献报道,氨己烯酸导致的视野缩窄的发生率从14%到92%不等。这种差异可能与各研究在临床标准、视野检查方法选择、给药剂量和治疗周期等指标上的差异有关。此外,氨己烯酸导致的视野缩窄好发于男性,发生率与氨己烯酸的累计用药剂量呈正相关。
氨己烯酸相关视野缺损是氨己烯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严重不良反应。为了降低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我们需要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科评估,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视野变化。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其他可能的氨己烯酸相关副作用,如嗜睡、疲倦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氨己烯酸相关视野缺损是氨己烯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严重不良反应。为了降低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我们需要采取全面的监测策略,包括治疗前评估、定期监测和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等。同时,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药物副作用,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氨己烯酸仿制药已在老挝上市,仿制药是一种治病的新选择,如需购买,可自行出国就医, “海得康”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疗咨询平台,为患者提供有关该药物的详细信息和个性化建议。海得康有着丰富的国际新药动态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内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药品的专业咨询服务。如有需要,可以拨打服务热线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来获取帮助。请注意,所有关于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应仅作为参考,并不应替代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决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药物治疗方案之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